第七百六十七章 气概(3 / 3)

顽贼 夺鹿侯 2029 字 26天前

凉。

平心而论,他也觉得刘承宗说的有道理,但仍然觉得奇怪。

“但战场枪炮无眼,大帅帐下健儿也不免死伤,何必,何必如此啊?”

部下健儿?

刘承宗心说我怎么会让部下健儿投入这样的战斗?

没见我的老兵都沿河维持秩序,管理商市去了?

说白了,刘狮子跟左懋第说的那些好处,都是胡扯的借口。

他真正要打这场仗的原因就一个。

整编降军。

这事早在东征歹青的时候就该做。

但那时候他没法做。

面对不曾有过照面的歹青八旗,他担心降军在战场上坏事。

毕竟新降部队,在战场上占的比例稍大,出现什么意外都不奇怪。

带着他们,非但不能提高战斗力,反而还有可能以更多的兵力发挥出更差的战斗力。

这才都留在陕西,让他们围着榆林城。

不求破城,有个事干,别闲着搞破坏就行。

现在,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刘狮子故意把城里后生放走,留下这帮老将,就为收他们的头。

准确的说,是让宁夏、延绥、周清惠登相等未曾经历与明军大战的降军,收这些老将的头。

这些世代家传的总兵官,在刘狮子看来战死一点不冤枉,何况他们也乐于战死,只是差一个壮烈的好死。

而他麾下那些未曾立功的降将,短时间也很难培养出对元帅府的归属感。

双方的互信,就差如今这场仗。

烈度不算太高,功劳也不算小。

最重要的是,打了这场仗,哪怕城内总兵是崴脚摔死,刘承宗也要让人记录为力战而亡。

这就是降将的投名状。

“左兄请看,那是我部悍将刘芳名,在宁夏曾为副将;他身边那是马献图,弓马娴熟。”

“那个是辽将王允成,早前跟邓杞的,另外一营是徐勇,一样是朝廷那边的悍将。”

“我看啊,他们此战都得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