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大军,也捡了不少人头。 可惜现在,显然不是体现大汉文官能抗能打的时候,他那92的智略,一眼便洞悉了汉军此时的劣势。 刘恪也知道形势不妙。 他手中棋盘矛一沉,砸死一个南越土著,抹了把眼前几乎模糊视线的雨水,嘶声道: “依计行事。” 陈伏甲见苦劝无果,只得退下。 战场之中,天地都似乎因为这场暴雨,而全部混为一体。 眼前的一切,都看上去异常模糊。 雨水如骤浪般,无休无止地冲刷着空气,却怎么也冲刷不走,那股子血腥味。 山路泥泞,又滑又湿,将士们的步子,不断地打滑。 交战之时,不仅要防备敌军,就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格外谨慎。 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泥泞之中,随后便是被鹿角矛搅动脑子。 旗帜不展,士气不振,战斗只能依靠着意志。 拼尽全力才能寸进一点。 而战斗的整个过程,仿佛都被这骤雨之丰所慑,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血水随着雨水一道涌动,伴随着愤怒的喊杀声,和悲厉的惨叫声,互相纠缠在一起。 这场焦灼的战斗中,不只是武力,还得拼上一点运气,才有生存的机会。 汉军众将士望了眼身先士卒的驴车,无不是咬了咬牙。 拼运气就拼运气! 皇帝驾着驴车,都不怕车轮子卡泥里深陷重围,反而身先士卒,杀人如麻。 他们还担心运气不好,陷入泥坑? 可这鲁迅说过,人要是倒霉,放屁都砸脚后跟。 “天柱神派遣的援军来了!” 巴木旦手臂上中了一箭,兀自血战不退,此时突然振奋的高呼一声。 南越土著们也纷纷往山下望去。 只见不少披甲整备,按着百人队形,成列上山的将士。 为首一人,正是张议平。 南越土著们见此,纷纷发出呜呼声。 登时山林里便是一片啸声,格外可怖。 “山脚的大营破了?!” 身处于大军后方的李景绩,心头一震。 不过既然陛下将他放在后军之中,说明也料到了此事。 李景绩当即打起精神,长枪在手,锐不可当: “陛下勿扰,有末将阻挡山下来敌,无须多慌!” 然后他就败了。 不错的甲胄,锋锐的刀剑,一个月以来的养精蓄锐,熟知本地地形。 这一切都是张议平手中交趾兵马的优势。 哪怕汉军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可终究是腹背受敌,形势不容乐观。 就连汉军最引以为豪的组织力度,与军阵优势,也受到暴雨的影响,根本无法指挥得当。 可以说,没有陷入混乱之中,都已经算是汉军素养高了。 一时之间,汉军根本无法组织成有效的军阵,只能生生硬打。 于是乎,长山之中,除了一阵风雨雷电之声外,更有金铁交错之声,哀嚎哭喊之声, 混乱之中,一直杀了整整一下午。 狂风劲吹,雨水如注,血肉飞溅,层层枯黄的干叶,随着雨水、血水一同漂浮。 尸首与断木残兵的堆积,也让整个战场,变得更加惨烈,让人心头生出凄然之感。 傍晚将至,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雨势未小,但攻势缓了不少。 毕竟大晚上还下雨,就算占据优势,也没法打。 巴木旦与族人们潜入山中,张议平也让将士们退走,转而休整,把守长山之中的各处要道。 汉军寻了处高坡,勉强有了喘息之机,但也仅仅是喘息而已。 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雨之夜,再加上酣战一下午的疲惫,抬起胳膊都累得慌。 谁也不知道,这一阵暴雨中的混战后,军中将士还剩下多少人。 “化成雨,伱去清点一下战损。” 刘恪见身边还有个化成雨,便让他去清点战场。 他未有卸甲,而是仰望着天空,静静等待着。 接下来的消息,可能会很不容乐观。 “陛下.” 化成雨腰间中了一箭,只是匆忙处理,拿布包了包,现在还渗着血。 <
第134章 天子南狩帝王末路绝境求生(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