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波什今天上场时候的表情,就跟杨和苏上巅峰新说唱时的表情一样,充满着愤怒。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要找回场子。 还有一个愤怒的人…… 是泰伦-卢! 虽然上一场比赛哥伦布探索者队最后还是赢了。 但赢的并不是那么的畅快…… 尤其是跟对面的锡伯杜相比,他更显得木讷。 不管是第二节果断换下吉布森,使用米罗蒂奇,还是第四节针对李万的布置,即便第二次的布置效果并不好,但那是因为李万太强了,在那种体能槽已经亮起了红灯的情况下,还能硬顶对方的“集火猛攻”,简直就不是人啊! 反观泰伦-卢在东部决赛的第一场比赛,全程除了死*李万以外,就没有任何的布置了。 有李万是可以为所欲为,这谁都知道,但你这也太为所欲为了! 作为一个主教练,哥伦布的阵容玩到最后,玩成“死用李万”,这像话吗? 要知道对面那个锡伯杜,可是以防守战术闻名的主教练,在进攻端他并没有很深的造诣,按说可以琢磨出“把球给李万战术”的泰伦-卢不该在进攻端不如锡伯杜亮眼才对! 再加上,最后时刻太过贪时间让李万休息,差点让凯文-杜兰特将分差追至3分…… 总之,一桩桩一件件,让外界媒体吐槽声满满! 泰伦-卢自然想要找回场子。 在经过仔细的研究后,他在这场比赛的一开始便放出了第一个大招…… 锡伯杜比赛前还想着,这次直接掏出公牛队的新进攻阵型,绝对可以从开场就占据优势。 不是他小看泰伦-卢的调整能力。 而是他很清楚,米罗蒂奇跟诺阿的选择点很多,外面全是可以持球单打的队友,不管是朝着哪个点传球,都是可以保证完成出手的终结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限制公牛队的这套配合? 不可能有的! 就算有,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想出来! 但是…… 很快泰伦-卢便让锡伯杜知道了,什么叫“战术大师”! 针对米罗蒂奇这个点,今晚哥伦布探索者队的防守方式很有侵略性,不给他在高位轻松接球的机会,在他接球后,采取包夹战术,迫使他快速出手,不给他寻找合适队友的时间…… 米罗蒂奇是个已经在欧洲联赛征战了很多年的老将,但在NBA他才是个三年级的新生。 NBA跟欧洲联赛的比赛节奏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很多“欧洲霸主”来了NBA打不出名堂的原因。 当米罗蒂奇遭到了更加凌厉的针对性对抗,还有包夹时,无法在自己熟悉点位发动进攻,也没法耐心下来寻找队友的他,表现一下就不再如第一场那么的亮眼。 “双驱动”的公牛队一下马力少了一半。 至于诺阿的问题,谁都知道,他能策应,但又没有那么顶级的策应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联盟的顶级策应是“大萨博尼斯”,那么诺阿就相当于“小萨博尼斯”。当然,真要跟后来成长起来的小萨博尼斯相比,诺阿的策应也还有那么一点距离。 他更像他的老搭档艾尔-霍福德,就是个“内线万金油”,可指望他在哪个方面真正支棱起来,那多少会迎来失望。 泰伦-卢的准备还远不止是这些…… 除了针对米罗蒂奇外,他还针对了一号位的德里克-罗斯。 这场比赛他对于一号位的轮换非常的勤快。 第一节打到4分35秒的时候,便换下了布罗格登,拿上了贝弗利,又在第一节7分12秒的时候拿下了贝弗利,换上了乔治-希尔。 用“三人轮转”狠狠地消耗着德里克-罗斯的体能。 罗斯不愧是原本在21岁就可以拿到常规赛MVP的家伙。 即便是面对这样三个人的消耗,他还是单节拿到了8分,但是他的效率,还有他的失误数相比第一场明显有升高。 这么一来,公牛队第一场的“双驱动”少了一个“驱动”,外面的“三杆枪”也少了“一杆枪”。第一节时他们那凌厉的进攻顿时不再那么的锐气满满。 根据“球场相对论”,公牛队的进攻势头降低了,就相当于哥伦布探索者队的进攻势头变得更猛了。 第二节6分14秒,哥伦布探索者队在稳扎稳打中,建立起了12分的优势。 眼看能一直这么压制着他们进入下半场。 在第二节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