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课的都是工坊里的熟手,谁手艺好,谁就来教。”
学堂里,二十多个女子分坐两排。左边一排正跟着一位年长的女工学打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右边一排则围着一张大桌,桌上摆着各式布料,一位三十出头的妇人正拿着一块绸缎讲解:“这是苏州的提绸,经纬线比寻常绸缎密三成,所以摸起来更滑。”
松江来的织工们站在门口,看得入神。小桃姑娘小声问:“她们学这些,工坊还给工钱吗?”
春桃点头:“当然给。工坊规矩,凡来教课的熟手,每月多领半两银子。学成的学徒若是愿意留下教新人,工钱再加三成。”
赵四媳妇瞪大眼睛:“这不是亏本买卖?”
“亏不了。”春桃压低声音,“教课的人得先把自己的本事理清楚,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查漏补缺。再说,工坊要往各地开分号,总得有人去当管事。教过课的,自然懂得多,将来派出去也放心。”
正说着,那位教织学的妇人抬头看见她们,笑着招手:“新来的?进来瞧瞧。”
松江的织工们怯生生地走进去。妇人拿起一块靛蓝布递给赵四媳妇:“摸摸看,和你们松江的布有什么不同?”
赵四媳妇接过布,手指捻了捻,惊讶道:“这布比我们的密实,线也匀称。”
妇人点头:“这是杭州的新织机织的,经线多了一组,所以更紧实。你们松江的好,若是配上这织法,布价至少能涨两成。”
小桃姑娘壮着胆子问:“我们能学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