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流动,比在杭州时看到的更加细腻。她指尖轻轻摩挲布面,满意地点头:“张四娘的手艺又精进了。”
文娘笑道:“可不是,她带着杭州学来的技法,把咱们松江的织工都教会了。现在每天能出三十匹活水纹布,番商抢着要。”
陈寒在后面下船,身后跟着松江府的几个官员。他们正在讨论码头扩建的事,声音断断续续飘过来。
“国公爷,这路要是再拓宽三丈,怕是要拆掉半条街……”
“拆。”陈寒的声音很干脆,“番商的马车比咱们的宽,路窄了转不开。补偿款按市价双倍给,三天内必须谈妥。”
朱幼薇回头看了一眼。陈寒穿着国公常服,正指着码头西侧的空地比划。阳光照在他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这个在船上还陪她看星星的男人,一上岸就变成了雷厉风行的虔国公。
“郡主,先去染坊还是织机房?”文娘问。
“染坊。”朱幼薇收回目光,“听说新调制的靛蓝比杭州的还鲜亮?”
文娘边走边解释:“是赵四从杭州带回来的方子,加了太湖珍珠粉。染出的布对着光看,会泛出淡淡的珠光。”
染坊里热气蒸腾,十几个大缸冒着白雾。女工们用长杆搅动布料,见朱幼薇进来,纷纷行礼。朱幼薇摆摆手,径直走向角落里那口金边大缸。
缸边站着张四娘,正往染液里加一种闪着荧光的粉末。见朱幼薇过来,她赶紧擦手行礼:“郡主,这是按您说的,从南洋商人那儿买的夜光粉。染出的布在暗处会微微发亮。”
朱幼薇接过刚染好的布样,走进旁边的暗室。布面上的云纹在黑暗中泛着莹莹微光,宛如夜空中的星河。她轻轻抚过纹路,满意地点头:“一匹定价五十两,先供宫里的订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