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学长们开启围观模式,深圳的地拿下来了(二合一章)(4 / 4)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开始对着方言提出各种他们想问的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方言下午就用了三个医案,让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下午。

大家都下课的时候,都还在聊着方言之前说的医案呢。

颇有股意犹未尽的感觉。

杜衡和严一帆去送方言出门,其他人则是在后面讨论:

“你们说方哥下午说的那三个医案,都分别用了那些医派的手段?”

“诶哟,那可就多了,全是一系列的住院治疗,方哥用药治疗,手段上不拘一格。”

“无脉诊,辨证核心是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一系列的治疗中使用了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手段涉及李东垣重视脾胃生化气血,固本培元的易水派,调和气血,源自张元素的“气血津液辨证”,是气血学派,针对脉络闭塞,强调化瘀通络,又是用了温病学派的络病理论。”

“舌舞,辨证核心是血虚风动,心肝失养,治疗方法用了养血熄风,和虫类药的搜风通络,这里又是血证学派和温病派的络病理论分支。”

“嗯,血证学派讲究养血补虚以治本,源自明清血证专论,就比如唐容川《血证论》就说过类似的,温病学派里的络病理论,其中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要重用虫类药通络止痉,这就属温病学派对络病的拓展。”

有人感慨:

“方哥还真是博学啊。”

“那是……”大家都很认同。

有人说道:

“就连最后的代偿性月经,他也用了易水学派的脏腑辨证,疏肝泻火调经,这是源自张元素、李东垣的脏腑辨证理论,而后针对血热妄行,使用清热凉血法,又符合温病学派“卫气营血辨证”思路。”

“虽然没看到七大医派贯通,但是也看的出来,他很擅长温病,易水。”

接着有同学想到了学习委员:

“我听说萧承志也是温病派啊?不知道他们谁厉害?”

“就是就是,萧承志可是岭南温病派高手,邓铁涛的徒弟。”

众人面面相觑,在衡量两个人的实力。

然后有人当即就站队:

“这还用说嘛?肯定是方哥啊!”

接着站队的人,对着众人提醒:

“你们眼光不要只盯着学校里,你们还要看看学校外边。方哥,人家可是协和中医科的主任。”

众人听到这里才回过神来。

天天看到方言,都差点忘了他还有其他身份呢!

光是这个协和中医科主任,就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当然还是有人认为萧承志实力应该也不错,于是说道:

“要不然下次让萧承志上去讲几个医案听听,反正他是学习委员嘛。”

“对啊!那下次咱们让萧承志上去讲讲!”

“好好好……”

虽然萧承志没有在,但是大家已经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此刻义诊忙活了一天,正在回城卡车车斗里面蹲着的萧师傅,没由来的打了个冷颤。

……

方言开车回到家里,晚上没有晚自习,感觉一下时间又多了起来。

回到家里,他就在想要不要吃完饭,去北大溜达一圈。

顺便还可以见见小老弟和大姐的同学,这些人大部人以后也是各行业的牛人,当然特别是大姐班上的那可全班都是大拿。

现在认识认识,说不定还能结个缘呢。

结果没想到,等到回家没多一会儿,老胡就来了,说是广东那边的地拿到了,打算晚上和方言一起去找廖主任,表示下感谢。

方言一听,这也是正事啊,那必须得去!

老胡都要感谢,那说明这事儿应该干的不错。

方言对着老胡问道:

“地有多大面积?”

老胡说道:

“很大!百来亩,具体我记不住,反正就和香江挨着不远,靠近关口专门给划下来的地,公路这些都帮我们修好。”

“而且凭“供港物资特许通行证“,货物可24小时快速通关。”

方言一听这话,微微皱起眉头,香江和广东的关口,1978年的时候,应该是什么地方?

深圳罗湖口岸和新界北区?还是盐田区和新界沙头角?

又或者是文锦渡口岸?也就是罗湖区和香江新界打鼓岭交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