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绝不至于就满足于此了。
而且就是拿保底,好歹也是需要一个严谨的试验过程,证明它真的能保底,才会往下一步走。
无论如何,他们那边都不应该现在就向自己报喜,既然如此,那大概率就是出了什么问题。
“洪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高振东开门见山。
听着高振东的声音,洪工有点不好意思:“是这样,我们的试验出了一点问题……”
高振东在电话里听着洪工的讲述,反倒是放下心来,原来果然碰到这个问题了。
不是他幸灾乐祸,也不是他上次故意不说,主要是这事儿不到具体做试验的时候,压根就发现不了,所以那时候高振东是没法说这事儿的。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而且不同的测试方法,这个现象不一定会出现。
现在既然他们问过来了,自己就能以他们的描述为基础,“分析”出一些什么东西来了。
“你让我想想……”
高振东在电话里装模作样想了一下,反正现在电话又不会被拔线。
“是这样,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们每一次背衬和覆盖材料组合体的固定状态,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在洪工焦急的等待中,高振东总算是开了口。
“随机性?每次固定都差……”说到这里,他突然反应过来,既然自己都只敢说“差不多”,那对于试验来说,这个“差不多”可能就差了很多。
要知道那个又大又重的组合体,是用一套可以活动的部件通过自锁等方式固定的,对于试验来说,这种方式本来就存在随机性。
“我明白了,那您觉得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钢制背衬的水声阻抗与水相差太大,这也会引入误差,相对来说,声管测试测试的样品应该是与水的声阻抗相差不大的如橡胶、塑料等材料。用声管测试这也会导致你们在测裸背衬的时候,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且这种误差是系统误差,无法消除的。”
这让洪工在电话这头,眉头皱得更紧了。
系统误差这东西,除非对误差源采用“掀桌子”似的改进,否则很难消除。属于是要么没有,要么去不掉的二极管状态。
“高总工,您对这有没有什么建议?”洪工也没扭捏,事情都出了,问题也摆在这儿了,那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建议倒是有一个,你们不要测带背衬的了,直接测试覆盖材料本身吧。”高振东一开口就差点把洪工吓了个跟斗。
“高总,这是不是有点太颠覆性了?没有反射回来的声波,是不是对声学测试有些不利啊,毕竟少了一部分能量。”
高振东笑道:“你应该知道无论我们如何改进,都达不到绝对刚体吧?”
“对。”
“那这部分与理论之间的区别,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洪工回答得很快,这事儿他熟啊:“只要测试结果与实际数据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就能反应出规律,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我们所需的结果。而且我们能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学方法,得到与我们想要的结果近似的数据。”
只要近似,就很多情况下就足够工程应用。自己现在要的是确定性,至于数据是不是被削弱,只要能找到换算关系,就不是问题。
说到这里,他自己就把整个链条全给打通了,兴奋不已。
要不怎么说要请教专家呢,人家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让自己拨开迷雾,茅塞顿开。
“高总,可太感谢您了!我这就……”
说到这里,他又卡住了:“不过,这种情况下,就没法进行有压测试了吧?测低频还好说,高频就……”
原本有压测试,声管的一端靠声换能器密封,另一端靠钢背衬的强度密封,现在钢背衬没了,只要一加压,声管另一端的被测材料是无论如何也没法顶住高压的,那岂不是一加压就崩了。
测低频的时候,本来就要用到上次高总工说的那个连续声波的行波法/驻波法测试,这套方法的优点之一,就是能进行有压测试,可是测高频为了数据精确,还得用脉冲法,这就麻烦了。
高振东笑道:“我们可以不用钢制背衬,但是不等于不能用钢制密封件嘛,你们把被测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