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如何确认?(4k)(2 / 3)

是不均匀的话,那证明至少有一层材料的厚度在0.5nm以下!”

抽屉原理,5个抽屉装6个球,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球数量是大于等于两个,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数学原理。

高振东点点头:“嗯,对,就是这样。所以同志们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了。”

“可是高总工,我们没有办法去数到底一块数十纳米的石墨有多少层啊。”这么薄的厚度,对于同志们来说有点为难了,在他们看来,要是能数清楚有多少层,就意味着能看清楚到底一层有多厚。

高振东摇头笑道:“这可不见得,想要知道有多少层,不见得需要知道一层有多厚,你看看我手上有几支笔你们总该知道的吧?但是每支笔有多厚你们知道么?一样的道理。”

“高总工,您是说,用其他手段确定层数,但是不去关心他到底有多厚?”

“对,比如,我们可以用拉曼光谱仪来数层数,你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拉曼光谱仪对于每一层,都有一个特征信号,数特征信号的数量,就能证实它有多少层了。而且现在的拉曼光谱仪,是使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性能更好,恰好能用在这里。”

别人也不傻,高振东弄出激光之后,拉曼光谱仪这个传统设备就再次焕发了新生。

都不用高振东自己去折腾,自然就有外国友人将这东西给搞出来了,这也是高振东除了因为别人也快搞出来之外,在第一时间就把激光发生器给公布出去的原因之一。

——能借别人的力量为我所用,我们这点儿积累,可不如人家多年的积累。只要别人搞出来了,哪怕是不告诉你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我们只要能用就行,特别是在测量仪器这一块。

作为搞材料的人,拉曼光谱仪还是不陌生的。

“明白了,可是高总,就算是知道了层数,我们也没法实证我们剥离到了单原子那么厚的一层吧?”

只要没测出厚度,那就没法拍着胸脯说自己获得了单原子层晶体。

另外一位同志道:“我们在50nm以下,撕到单原子层的次数从理论上分析也是有限的,用次数作为佐证不行么?”

“不行吧,人家可以说你是撕成了两半,而不是撕开成两层。”这位同志道。

一张16开的纸,撕成两张32开和撕成两张更薄的16开,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对,你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们还要证实我们撕开的结果,的确是在0.4nm左右厚度,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们进口的这套电子显微镜,里面有一台是透射电镜?”

60年代的透射电镜(tem),已经能够实现分辨率0.2nm的成像。其实还有其他办法,不过设备不支持,例如原子力显微镜、冷冻电镜等等,这年头还没这些东西呢。

,但是这东西使用很麻烦,样品制备有很高的门槛要求,同志们基本还没有使用过这个,毕竟谁也想不到,撕个胶带的试验会用到精度这么高的显微设备,都是刚搞到的显微设备,都在更容易使用的扫描电镜上使劲儿去了。

同志们听了高振东的话,面露难色:“我们现在使用tem有一些问题……”

高振东摇摇头:“有问题没关系,你们学一学,实在不行,我们请外援嘛。”

对于高振东来说,请外援完全不是问题,毕竟背靠着科技院呢。这事儿抛出去,科技院感兴趣的同志肯定非常多。

一听高振东准备请外援,三分厂的同志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高总工,让我们试试吧,我们不相信我们就弄不好tem这东西!当然,如果影响到您的计划进度,那我们让贤。”

毕竟谁也不知道高振东这个研究有没有时间上的要求,要是光顾着自己这帮人争气,影响到了高总工的进度安排,那罪过可就大了。

听了他们的话,高振东摇摇头:“没关系,你们尽力试试吧,这个事情不急。”

这如果不是高振东这个挂逼,想要搞出这东西,那特么得21世纪去了。

听见高振东的话,同志们是又感动又上头。有领导如此,夫复何求。他们很清楚,自己这帮人学习tem的时间,肯定会影响到高总工的进度,但是人家就是充分相信,给足了时间,当然,前提是自己这帮人愿意去啃这个骨头。

“高总工,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做好!我们就不信了,按照确定的要求做个样品,我们会一无所获!”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们摩拳擦掌,嗷嗷叫着往上冲。

——

西南,蜀省,双庆市。

这个以辣妹子闻名的城市,其实还有一个更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国产越野车的鼻祖诞生地。

热知识——国产越野车的鼻祖,不是二蛋,不过真正自研的第一台,的确是它。

1958年,这里诞生了第一辆国产越野车——仿制旗威利斯m38a1(cj-5)的龙江46型。

只是当时技术能力有限,这个车子的可靠性不是太好,最后被京汽厂的二蛋说替代,这个替代的时间,甚至是还不到二蛋定型,而是二蛋全车基本确定的时候,1963年就停产,总产量139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