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熊的脑洞大开,开始灵活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有一家脑洞更大,思考更灵活。
高卢,香榭丽舍大街,那个男人的官邸里,他看着一群手下,开起了比那位旗统领还大的脑洞。
“先生们,有没有可能,我们在聚变技术上,向东方人要求一些帮助?”不能怪他太过异想天开,主要是自家的聚变技术长期停滞不前,让他有些急躁。
60年就引爆了裂变弹,但是聚变弹迄今为止已经4年,却依然遥遥无期,眼看着又穷又困的东方人都后来居上,在聚变弹和导弹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由得让他产生了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想法。
实际上,在21世纪早期的互联网上,的确是有一种传说,高卢人在聚变弹久久不能成功的困境下,向我们求助,并且用众多的武器技术换取了聚变弹技术,才在68年8月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种传说基本上应该是不真实的,别的不说,只看高卢聚变弹成功的时间,与我们获得高卢技术的时间先后和跨度,就能知道这种说法不靠谱。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先生,我认为完全没有可能,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正常技术交流的极限。”
此时的其他人,已经顾不上他是不是“唯一的男人”了,直接的、毫不掩饰的表示了反对。
开什么玩笑,你以为那是什么?那是聚变弹,那是实际上最为神秘、威力最大的武器。就算你是东方人的亲儿子,对方也不可能提供这种技术。
旗等国:这件事情吧,也不好说。
所有人都表示了否定,哪怕是最忠心的人,都否定了这个男人的想法,他只好耸了耸肩,摇摇头:“好吧,是我贪心了,我只是想有没有可能而已。那么先生们,我们评估一下这件事情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吧。”这个想法的确是不可能。
诶,这个议题就现实和友好得多,在座的高卢精英们这才觉得事情走上了正轨。
“我认为,这对我们是件好事,这会加强东方人面对旗乃至白熊时的抵抗之力,极大的吸引旗人的注意力,减轻我们的压力,并且提高旗主动付出更大代价拉拢我们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
他们的交流仍在继续,正所谓一声巨响,全球振动,这个重大事件带来的余波,远远不止于此,只是这些影响的显现,还需要长久的时间。
——
而侧面促成这件事情提前发生的高振东,最近上班走路都是飘的。
看着面前的京钢厂的同志,他的心情就更飘。
转炉这事儿,看来是成了,也许效果达不到材料中的极致,毕竟技术环境都不一样,但从京钢厂报过来的资料推断的话,一步到位领先世界应该是问题不大。
“……说起来也巧,本来我们早就该来的,但是最近事情太凑巧了,拖到现在才成行。”对于拖了不少时间才来这个事情,范厂长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主要原因还是敌人使坏嘛,而且事情的发生地点又在三轧厂,自己这帮人来不了,一大半原因是被防工委给压住了,也不是自己不想来。
他们早就想来了,一是汇报好消息,二来是学习新技术。
从炉龄延寿这个高总工顺手为之的事情效果来看,高总工真正想搞的事情,还不知道有多惊人呢,同志们心里已经痒了很多天。
“哈哈,说起这个事情,怪敌人,怪敌人。”高振东说起这话的时候,虽然他满脸笑容,牙齿都露出来好多瓣,同志们却依然不由得想起了坊间的传言。
高总工口中的敌人,就是被他亲手就地正法的。
至于击毙敌人的手段,越传越邪乎,现在已经传言到了高总工单手抵住汽车让汽车动弹不得,另一只手同时拔枪击毙敌人的程度。
没办法,流言这种东西怎么夸张怎么来,层层加码这件事,自古有之。
看着高振东和善开朗的笑容,同志们一时间觉得有些不真实。
就是这么个阳光大男人,三枪就把敌人给毙了?
不过事情真假,同志们也没法求证,这件事情在官方层面上,是禁止讨论和传播的,同志们私下流传倒是管不着。
驻三分厂内保的同志们也没法去捂同志们的嘴,这年头娱乐相对匮乏,同志们可就指着这点儿精神文化生活呢。
为了消除这些流言给高振东带来的可能威胁,内保的同志反其道而行之,用魔法打败魔法,往流言里掺水。
他们掺的水,内容可就多了,有掺人物的,你说是高振东,我说是谢建业,他说是陈厂长,还有人说是傻柱,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