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单纯无害的小白花太后VS心机深沉的摄政王104(1 / 2)

但军情紧急,为了能让山海关多撑一阵子,更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危,也为了平息京城里的流言蜚语,

先送一批粮草军备到山海关这件事儿,倒是先确定了下来,谁都没怎么反对。

因着早已安排妥当,连赵苏木都没提什么意见。

只余下派谁领兵支援这件事儿依旧争论不休,

甚至因为好些清流文官都被赵苏木之前以各种理由或流放或贬官,现在朝堂剩下的大多数都是阿谀奉承之辈的缘故,还有人提议和亲了事,却又被另些人驳回……

总之,朝堂上各种吵吵嚷嚷,

小皇帝烦躁的宣布退朝,只让赵苏木留下,两人转去后殿,

一进后殿,就有小太监来服侍小皇帝脱去外面的大氅,

小皇帝边任由身前的小太监低眉敛目地动作,边抬眸望向赵苏木,问道,“依赵卿看来,朕应该派谁去支援山海关?”

皇上办公的地方,即使外面寒风呼啸,室内也温暖如春,赵苏木顺势也将自己身上的披风脱下,递给一旁的小太监,

从小皇帝的这句问话中,赵苏木敏锐的察觉到,他完全没考虑刚才朝上有人提议的同西夏和亲之事,只一门心思地思索着派谁去支援山海关,

看样子,这大姜朝的小皇帝还有那么二两骨气,赵苏木在心下暗叹了声,可惜了,

刚才朝堂上提议和亲的那名官员,就是赵苏木暗中示意的,

他本想着若大姜提议和亲,那西夏必然会答应,而以可汗的性子,定会趁着大姜这边松懈之时,再一举攻入……

但如今看来,此计是行不通了,

既然皇上不提这事儿,那一向跟着皇上步调走的他,自是也不能主动提及。

既然要提议派谁去支援,那他可要好好思量思量了,定要寻一个‘合适’的将军,

但正在赵苏木敛眸思索,朝中有哪个将军履历不错,又实际上是个绣花枕头时,

他忽的想起上次处理木槿之事时,小皇帝那说什么信什么的态度,

赵苏木灵光一闪,突然道,“皇上,有句话臣不知该不该说?”

“赵爱卿是朕的心腹重臣,有什么事情,自是但说无妨。”小皇帝边朝室内走,边笑着道。

赵苏木跟着小皇帝的步伐同样朝室内走去,只是始终都落后一步,恭敬地半垂着眼帘,听到小皇帝如此说后,他才顿下脚步,拱手行礼道,

“恕臣多言,皇上您若现在派兵支援山海关,最快能动用的,就是驻扎在京外的那十万中军。

但他们是护卫皇城,也就是护卫您的最后的一道保障,若将他们派走了,即使只分走一半兵力,那皇上您的安危……”

赵苏木话没说完,但其中的意思已然显而易见,

小皇帝准备朝身后椅子上坐的动作一顿,细细思量了翻,发现还真如赵爱卿所说的这样,

他之前一直想着该要派谁去领兵支援,却未曾想到这一点,他的眸中一瞬间闪过一抹慌乱,随即焦急地开口,

“那怎么办?要不还是不派兵去支援了?”

在自己的安危面前,什么山海关遇袭,对小皇帝来说都没那么重要了,反正山海关被攻破后还有雍城,又不是马上就兵临城下了……

赵苏木。“……”

若不是他刚才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还真想附和两句,让皇上坚定这个想法,

不过现在,他一副正义凛然地劝道,“不可啊皇上,山海关是我大姜面对西夏时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若山海关被攻破,西夏便能长驱直入……”

他话没说完,便被小皇帝打断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他的脾气本就不好,如今又正是着急上火的时候,哪有心思听赵苏木的长篇大论。

“皇上不若御驾出征?”赵苏木试探地拱手道,“如此一来,领军之人皇上也不用忧心了。”

“不,不,这怎么能行呢!”小皇帝跌坐在身后的座椅里,脸色微微泛白,

很显然,他对于赵苏木提议的御驾亲征之事,有些惶恐。

赵苏木当然知道他的顾虑是什么,他循循善诱道,

“皇上放心,即使是御驾亲征,您也不过是待在中军大帐里,周围有十几万大军护着,安全的不能再安全了。

况且,有您在后方坐镇,士气大涨之下,咱们与西夏的这一仗定能打赢。届时,您就同先帝一样,是有军功的皇上了。”

“和父皇一样?”小皇帝想到雄才大略的父皇,能和父皇比肩的心思一瞬间占了上风,他语气明显不同了,

不过最后,小皇帝还是谨慎的说了句,“朕再考虑考虑。”

赵苏木也没再继续劝说,转而说起了其他政事,越劝越容易引起逆反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在与皇上谈完政事之后,

赵苏木没急着离开皇宫,而是低声在一名不起眼的洒扫太监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名洒扫太监在目送赵苏木离开后,看似慢慢悠悠,实则目的极强地朝着坤宁宫而去。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赵苏木的目的不言而明。

至于秦如是如何劝说的,兰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