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化解(2 / 2)

嘉靖仙朝 扬镳 1142 字 3个月前

“朕刚听杨阁老请议年号,便又想起这一句。而此番承继大统,对这句话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也联想到了另外的一些话。”

“《尚书·洪范》篇有言:“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周易》有言“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尚书·汤诰》篇有言“克绥厥猷惟后”,朕之年号,当取法此四句,嘉民安国,靖难绥猷,故此,朕之年号,定为“嘉靖”。”

说完,朱厚熜似笑非笑:“诸卿以为如何?”

百官齐刷刷看向杨廷和。

杨慎看着懵逼的老爹,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这新皇也忒聪明,忒坏了。

文臣谏言,不管能不能成功,都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话得说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那么如何站在道德制高点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最终解释权,这也是文臣的先天优势,读书读多了,总能在犄角旮旯找出点道理来。

翻来覆去讲道理,把皇帝逼到墙角,达到“你不听我的你就是昏君”的程度,事儿基本就成了。

这俩年号,也是如此。其实杨廷和跟礼部的真实目标是“明良”,为了达成“明良”,抛出“绍治”陪跑。

意思很明白,要么你认爹,要么你妥协,你不想认爹,那你就必须得妥协。

可是新皇俩都没选,人家自己起了一个,嘉靖。

嘉民安国,靖难绥猷,一词一典故,书读的不比你少,境界还比你高。

最坏的就是这个“靖”字!

你以为是嘉靖的靖?

人家是“靖难”的靖!

这俩字在大明朝是能讨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