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东阁大学士(1 / 1)

嘉靖仙朝 扬镳 499 字 3个月前

“陛下有旨!”

“朕膺天命,嗣承大统,夙夜忧勤,惟求贤辅。长史袁宗皋,夙侍潜邸,忠诚体国,才识宏远,经术通明。昔朕居藩,尔尽心匡弼,赞襄庶务,功著帷幄;今朕践祚,特简拔亲信,擢尔入参机务,以佐朕躬。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通常内阁任命,有三种方式,一曰特简,二曰廷推,三曰枚卜,简单来说就是,特殊提拔,大伙投票,盲盒抓阄。

多少有点不尊重人。

而且嘉靖安排的阁衔也并不过分。

阁衔可不是随便称呼的,有其特殊的含义。

只有首辅有资格,但也不是每个首辅都有资格,因其特殊含义,能享有华盖殿大学士称号的,必须得满足“德高望重”和功勋卓著再加上“临近退休”这三个条件才行。

此二殿加上代表皇帝的奉天殿,构成了皇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武英殿取意“武功英烈”顾名思义,在西边,藏有兵书战策,主管武事,兵部,边军等等,都是武英殿大学士的范畴。

东阁,就是东边的一个小阁楼,次序最低,名字也不响亮,并不常设。

四殿两阁就约束了,内阁之臣最多不超过六人,除去不参与政务的文华殿大学士,和退休才能得到的华盖殿大学士,常设最多也就四人。

东阁大学士在四殿两阁次序最低,并没有冒犯到谁,但却掌管着奏章初审及地方政务反馈,再加上诰敕撰写与封驳特权,袁宗皋在这个位置上,再配合黄锦的司礼监,掐住了两头,杨廷和等人想要做点小动作,是绝对瞒不过嘉靖的眼睛的了。

杨廷和即便站在嘉靖的对立面,也不禁感叹万千。

“这是你说的。”次辅蒋冕是个不客气的倔老头,闻言便道:“这里有内阁呈陛下的条陈十二项,还请黄公公帮忙。”

“哼。”蒋冕哼了一声,却不接话了。

“啊,正要说这事儿。”黄锦接过奏本,道:“陛下说,开经筵的事情他很期待,但这经筵讲官,陛下有一位指定人选。”

“王守仁,王伯安。”黄锦笑道:“陛下在安陆时,就对王伯安平定宁王叛乱之事心向往之,故此特点名想听王守仁讲学。”

“黄公公,陛下怕是有所不知。这经筵讲官,都是当世大儒或者翰林担任。王伯安虽有功劳,却与这经筵之事无关。”

“这就难办了。”黄锦一脸为难,道:“陛下说,这经筵首开,他就想听了两个人讲学,一个是这王守仁,另一个便是您家的小阁老,旁人不管是多大的大儒,陛下都不想听。这区区小事,若内阁也要阻碍,怕是这开经筵的事情要暂时搁置了。”1

要挟!

“唉,这就对了嘛。”黄锦拍拍手里的两个奏本,道:“陛下心情好了,也许下午就批红用印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