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陛下召我何事么?”
传旨太监看了眼面额,顿时喜笑颜开,十两对黄锦来说算少的,但对他们来说可一点也不少了,自然知无不言:“杨编纂,咱们可不敢揣摩上意,咱只知道,陛下让高大监找了本洪武正韵,看了一会儿就让传旨了,其他的都不知晓。”
“洪武正韵?”杨慎摸不着头脑,实在想不到皇帝为何看了本启蒙读物后会传自己,难道他有什么地方看不懂了?
正走着,迎面过来一顶轿子。能在皇城乘轿子的,眼下有此殊荣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首辅杨廷和。
父子俩擦肩,杨廷和瞧见了儿子,停下轿子问道:“你这时候了,怎么在这了?”
杨慎递过去一个眼神,道:“陛下突然召见,我正要过去,父亲先回家吧,晚膳不必等我。”
“哦,好吧,陛下面前,说话要谨慎。”
“儿子知道了。”
简单对话两句,没有什么耽搁,直到日暮西垂,乾清门快要落锁了,杨慎才堪堪赶到。
“杨编纂在这等一会儿,咱家去通传一声。”小太监得了十两银子,自然是能多提点几句,吩咐了一声,便进去禀报了。
很快,高忠出来了,看到杨慎,便道:“杨编纂,请跟我来,陛下等候多时了。”
杨慎随着高忠进殿,看到了桌案后提笔书写着什么的嘉靖,急忙下跪行礼:“臣杨慎,叩见陛下。”
“杨爱卿不必拘礼,快起来,过来看看朕的突发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