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 / 2)

,这样的场景,对她来说也是人生中的初次体验。

想到自己即将在如此盛大的场合表演琵琶曲,她的心中既充满期待,又不免泛起一丝紧张。

陆辰紧紧握住母女俩的手,三人继续沿着台阶向上走去。

前行数十步,国歌庄严响起,与此同时,国际周正式拉开帷幕。

一幅金红交织的巨幅丝绸如瀑布般从天而降,丝绸上用金线精心缝制的篆体鎏金题词&nbp;——“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清晰地展现在长阶上无数人眼前。

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拿出手机、相机,对着这壮观的一幕疯狂拍摄。

他们脸上满是惊叹之色,低声交流着,言语间尽是对眼前景象的赞叹。

“粑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什么意思啊?”

陆小瑜伸出小手,指着巨幕上的字,好奇地向陆辰问道。

“这个啊,是在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共存。”

“全文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在鼓励大家欣赏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包容接纳其他文化,通过文化的交融,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文明格局。”

陆辰耐心地解释道。

陆小瑜认真地点点头,目光久久停留在&nbp;“美美与共”&nbp;四个字上,陷入沉思。

“走,我们继续。”

在陆辰的带领下,一家人来到中央广场,这里便是本次盛会的主舞台。

本次盛会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开放式的室外场地,天空中,成群结队的无人机如灵动的雀群般飞过,它们搭载的摄像头全方位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瞬间。

广场上,集中展示了华夏文化中与乐器相关的各种珍贵物品。

古琴、琵琶、二胡、编钟……&nbp;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国外游客驻足拍摄。

“太神奇了,这真的太神奇了!”

一个戴着眼镜、穿着格子衬衫的老外,正对着一架古朴典雅的七弦古琴不停地按动快门,嘴里还不时发出惊叹。

“谁知道这是什么?”

他急切地拉住旁边的一位华夏人,眼中满是期待。

“你好,能不能给我讲讲这个宝贝?这真的是乐器吗?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被拉住的华夏人面露难色,并非他不愿帮忙,实在是他对这架七弦古琴了解有限,仅知道其名称。

虽然现场配备了解说员,但文化部也未曾料到会有如此多的人热爱传统文化,踊跃参与国际周盛会,导致解说员数量严重不足。

“对不起,我只知道这东西叫古筝。”

这位华夏人一脸尴尬地说道。

老外满脸失望,大声抱怨道

“开什么玩笑?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你作为华夏人竟然不知道?”

他失望地四处张望,急切地寻找解说员。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件宝物详细记录下来,回去后进行深入报道。

但现场的解说员身边早已经人满为患。

“谁能够给我讲讲这个古筝?我愿意出一百刀!”

一百刀的悬赏,让不少人心动。

有人凑上前去,可仔细端详后,也只能摇头,无法给出详细讲解。

就在这时,陆小瑜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到老外身边,指着七弦古琴说道

“叔叔,这不是古筝。这是我华夏传统乐器,名为古琴,也可以叫做七弦古琴。”

“古琴和古筝虽然外观相似,但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

老外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

陆小瑜重重地点点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当然了,我不光知道,我还会弹奏它呢!我叫陆小瑜,你叫什么?”&nbp;说着,她像个小大人一样,伸出手想要和老外握手。

“我叫罗曼,小朋友,你可以给我讲讲吗?我愿意给你一百刀。”

罗曼兴奋地说道。

陆小瑜摆了摆手,认真地说“钱就不用了,罗叔叔是记者吧?我给你讲,你可要好好宣传哦!”

罗曼打开录像,手里攥着笔记本,活像个三好学生。

陆小瑜像个专业解说员一样,走到古琴前,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解起来

“这是七弦古琴,起始于我华夏文明&nbp;2400&nbp;年前的战国时期。”

“古琴的音色古朴、深沉,余音悠长,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承载着华夏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