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条陈国史三事疏》(1 / 1)

陆树德在京师做官,都是住在兄长陆树声家中的。

陆树德和陆树声虽然是兄弟,但是两人年龄相差十三岁,而陆树声小时候也是在兄长陆树声指导下读书的,所以两人虽然是兄弟,但是却更像是师生。

但是今天陆树德一回家,却发现陆树声正在打点行李。

陆树声见到弟弟,又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开口训斥道:

陆树德知道兄长又要训斥自己,他连忙问道:

陆树声说道:

“啊?”

“父母都已经过世,兄长为何现在就要归乡?”

徐阁老比陆树声还要大六岁,依然当着内阁首辅,而严嵩更是在阁老的位置上坐到了82岁才倒台。

“兄长身体不好,所以向陛下请辞归乡养病。”

“最近南京六科有缺,你要不要去?”

甚至还想让自己也一起跑。

就算是辅臣之间的争斗,也不至于要归乡啊?

徐阶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堂,三打一还怎么输?

自己兄长是吏部右侍郎,是清流安插在吏部,牵制高拱的骨干,怎么能撂挑子回乡呢?

看到弟弟的表情,陆树声明白了弟弟的想法,他叹息一声说道:

说完这些,陆树声也懒得再劝,直接吩咐管家加紧打点行囊,明日一早城门开了,就立刻启程离京。

次日,陆树德浑浑噩噩的来到了六科廊,昨日聚会的同僚凑上来,对着陆树德说道:

陆树德这才想起来,昨日约着要一起弹劾苏泽的,他连忙拿起桌上的空白题本说道:

科道官在大明的官僚体系内,地位也是十分特殊的。

这一点也体现在六科的办公地点上,六科的公房是一条长廊形的房子,俗称“六科廊”,和内阁翰林院一样,六科廊也是在皇宫内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科道官员冲进了六科廊,对着众人说道:

听到苏泽的名字,陆树德都觉得心脏一窒,他这些日子对这个名字咬牙切齿。

今年刚中的进士,苏泽总共上了两疏,这两疏都名震天下!

上一个“一疏而天下知”的,还是在先帝朝上《治安疏》的海瑞呢。

《条陈国史三事疏》?

这样的奏疏,又能有什么波澜?

但是听了同僚读的苏泽奏疏,陆树德的脑袋嗡了一下。

原来,苏泽这第三封奏疏,刚送到了内阁,就引起了剧烈的震荡!

陈以勤更是双手颤抖,心中开始咒骂苏泽十八代祖宗。

见到苏泽的奏疏,隆庆皇帝也很头疼,于是他按照高拱的票拟意见,将苏泽的奏疏发往各部衙门,让群臣公议。

第一个,要修国史,建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最后一个,才是如今群臣攻击的问题,嘉靖亲爹睿宗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成祖朱棣北伐的时候,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承认建文帝的。

要知道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就驾崩了,这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绷不住。

景泰帝被谥为“郕戾王”,实录都被混在明堡宗的实录里。

原来苏泽的后手在这里?

“那苏泽建议,礼部、翰林院和科道官员,都要上书议一议这三事,陛下也朱批准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