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军营,“征西大将军”的旌旗迎风吹拂,猎猎作响。
魏延举起了案几上的酒水,所有副将也一并举起。
说到这儿,魏延高举酒碗,声调再度抬高。
话音落下,魏延满饮这一碗酒。
其余一干副将也学着魏延的模样,满饮后将酒碗摔碎,唯独马岱…借着酒碗的遮掩,他的余光始终密切扫视着帐内所有人。
他也将酒碗摔碎,区别在于,没有人注意到他碗中的酒一滴都没有饮下。
魏延大吼一声,迈步向帐外走去。
“且慢”,一道声音从他身后传出,正是马岱喊出的。“丞相新亡,骨肉未寒,将军何要让蜀军自相残杀?亲者痛,仇者快!”
魏延没有想到马岱会出此一言,要知道他可是魏延军中最得力的助手。
面对魏延的怒喝,马岱神色郑重的接着说,“我们的军士皆是西川之士,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丞相在日,不曾薄待每一个将士,如今…岂可违抗丞相遗令,为争得权柄,自相残杀?”
身旁的一干副将却均有些动摇,看看马岱,看看已经拔刀相向的魏延,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使得他晃晃悠悠…别说握刀了,就连走路都变得踉跄。
一个个头晕目眩…
等等,这分明就是吃了迷药。
魏延想说“下药”,可终究,巨大的眩晕感之下,直到他倒地,下药的“药”字,也没有言出。
原本还热热闹闹的军帐,一时间只剩下了马岱一人,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
是姜维…连带着还有一干亲卫。
反观马岱,他是深深的吁出一口长气,有些如释重负一般的开口,“若不是你拿出了丞相的亲笔信,我绝不会这么做…”
姜维的话,立刻让马岱捕捉到一丝别样的味道。
“丞相是为了救魏延——”
…
第二站是斜谷。
从成都到勉县,全程600多公里,诸葛武侯率军需要走三个月,可因为后世的交通,诸葛尘只走了九个小时。
抵达后,吃了碗当地特色的岐山哨子面,短暂的休整片刻…诸葛尘便等到了他此行服务的医学专家团队。
商务车徐徐停下,一位容颜俏美,身材姣好的女医药代表领路,见到诸葛尘后,就向他介绍身后的两人。
“这位是我国中医学领域赫赫有名的张教授!”
一路走来,他也是做足了功课。
而他身边的张教授,论起祖上,也不是等闲之辈。
“欢迎两位教授…”
美丽的医药代表则继续介绍道:“这位便是此次斜谷的向导,听院长说,他可是从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出来的,考入川大的历史系,如假包换的诸葛后人…名叫诸葛尘!”
“尊敬”两个词,突然就布满他们的眉宇间。
“星落五丈原上土,风卷诸葛一痕尘;羽扇拂尘定三分,卧龙归去化云痕。空山灵韵远,诸葛卧尘烟。诸葛尘,好名字啊…”
而这也让诸葛尘提起了十二分精神。
“老魏,别只顾着吟诗…”一旁的张教授感慨道:“你看这斜谷口…诸葛亮的祠堂旁,布下了这般多的柏树,郁郁葱葱,很是漂亮啊!”
诸葛尘接着讲解,“而在诸葛武侯的坟丘上…其实还有一棵朴树,每年这棵树都会结一棵黄色的果子,当地人叫它黄果树,但是奇怪的是…这棵黄果树不是人为栽种的,而且汉中这个地方也不产这种树…它的产地是湖北!”
过了片刻,他才继续解释道:“黄…湖北,这又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棵黄果树,千里迢迢赶至汉中生根,一棵黄果树,也告慰着丞相的千年遗恨…”
诸葛尘讲到这里时,两位教授均有些微微的动容…
作为向导是要如同写网文小说一样,不断地引导读者的情绪…
果然,良久的无言…
终于,张教授开口了,“小尘是诸葛后人,又是历史专业,想来对这段历史是颇为了解的…这倒正赶上了,老魏…你不是一直探究着替先人平反么?这事儿…不妨问问小尘!”
而随着张教授的话,魏宏教授再望向诸葛尘的目光,都变得一丝不苟。
“可是,在我家族的族谱中有过这么一页小传,它讲的是,我那先祖魏延没有死!包括那三声‘谁敢杀我’,包括马岱的手起刀落,这一切都是一场戏!是做给魏国看的,其目的…是为了掩藏蜀汉内部的一则惊天秘密,对此…你怎么看?”
诸葛尘曾想到了无数条魏教授为先祖平反的方法与手段。
这与野史杂记又有什么区别?
诸葛尘能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