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界(〇六)(2 / 2)

叛叔父 再枯荣 1873 字 1个月前

太更不好意思了,忙挽他起来,吩咐雨青叫了九鲤过来和他说话,两个人站在一处,老太太怎么看怎么惋惜。

说了一会话,魏鸿要告辞,老太太又叫九鲤送他出去。九鲤特地带着他从仪门走的,在巷子里魏鸿问:“才刚看见老太太似乎在收拾东西,老太太要到哪里去?”

“我和祖母要回苏州乡下去。”

魏鸿吃了一惊,原以为来日方长,还有机会。这时冷不防听说她要走,那遗憾的感觉袭过来,令他顿住脚,低头沉默了一阵。“先前不是还好好的么,为什么庾先生又不同意咱们的事?”九鲤也不知该怎么说,只得笑着,“日后自然多的是好姑娘和你议亲。”魏鸿又陷入沉默中,庾祺在巷口看了一会,见他两个人就这么干站着,也不说话,也不挪动,彼此间隔着一步,有点危险的距离。他看人的眼光一向不坏,魏鸿不是无礼的人,他不敢出格,但他仍然放不下心地监视着。1这消息不知怎么也给关幼君听见了,反正她永远消息灵通,傍晚便就打点了一堆东西来送行,和老太太说了一堆舍不得的话。从庾家告辞出来,她却不急着归家,吩咐小厮将马车赶去齐家。

娘妆看出她的意思,因问:“听说齐家两位太太亲自到庾家去提过亲,被庾先生当面拒了,姑娘干嘛还来告诉?就是告诉了,齐大人又能怎的?”幼君笑道:“他能怎么着不关我的事,我只管把这话告诉他。"1叙白得了这消息,便有些坐立不安,自己也不知是咽不下这口气还是放不下九鲤,这一夜直在枕上翻来覆去。屋外轰隆两声,空气闷沉沉的,憋得人不能呼吸,却又不下雨,也许下到别的地方去了。大早起来,叙白便命小厮套了匹马,一径往码头上赶来,远远等着庾家送行的人都返程了,看见九鲤丰桥搀着老太太进了船舱,他才登上船来拜见。老太太只当他也是来送行的,反正还未到开船的时候,便许九鲤和他下船到茶棚里吃茶说话。

栈道上人来人往,岸上亦热闹得很,两个人一下船,顷刻湮灭在这人海洪流中,叙白道:“怎么不见庾先生来送?”听口气像是看见来送他们的人了,九鲤笑了笑,“你在远处等了多久了?”“不久,不过两三刻。“叙白又看她一眼,有些咄咄逼人,“你还没告诉我,庾先生为什么不来送你?”

九鲤只好乔作没所谓,“他来不来有什么要紧?”他冷不丁笑了一笑,“他不敢来,怕舍不得。”她心里一惊,假装没听见,可他却一语戳穿她,“你不说话,不过是想替先生隐瞒他那些反道败德的行径,你自幼被他养大,他就是你的父亲,你当然要维护他的名声体面,这也情有可原。可一一”话音未断,她便呵了一声,“不是这样的!”“那是怎样?他养大了你,却霸占着你,这难道还不是卑鄙龌龊?”九鲤看一眼周遭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得抑着声,却咬紧了牙关,“不是的不是的!你不要含血喷人,是我先一一”

他不等她说完,便握住她两条胳膊,“你真是傻!你懂什么?你不过是个年轻不懂事的姑娘,你不过是受了他的蛊惑!你还替他辩白,你细想想,他不能拥有你,也不让别人靠近你,他把你送回乡下,无非是画地为牢,把你像只雀一样关在只不愁吃穿的笼子里!这还不是霸占是什么?!”九鲤和他说不清,反正他们一定要把脏水一股脑泼到庾祺头上。她甩开手,不想在这话上纠缠,独自伛了半响。1过了会,看见他骑来的马栓在那茶棚外头,上头挂着个灰缎包袱皮,就有些纳罕,“你也要出远门不成?”

“噢,皇上招我进京禀明青莲寺一案,王爷明日也要押陈嘉返京,我预备和他一道走。”

“既是明日才走,怎么今日早不早就把包袱打好了?”叙白咽了下喉头,突然语气郑重,“你跟我一起走,好不好?”一起走,这算什么?难不成是私奔?!两个人在马旁驻足下来,九鲤从马背上望出去,泊了一岸的船,载客的载货的都有,不知要去到何方,她家的船是要回苏州,但庾祺不跟着回去,仿佛家乡也变了异乡。叙白见她不作声,倒令他有点放心了,只要她没说不,就大有可能。他随即抛出个巨大的诱惑,“王爷告诉我,你母亲的那幅画他是从皇上的寝殿里偶然看到的,他觉得奇怪,全姑姑的画像为什么会被皇上收藏着,所以才偷叫画师临摹了一幅。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么?”

果然九鲤脸色一变,不可置信,“皇上?当今皇上?”“不错,当今皇上与你母亲是同辈,他们的年纪也相当,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也与你母亲相识。”

“你是说,皇上也有可能是我的生父?”

叙白点点头,“这只是我和王爷的怀疑,到底是不是,还待咱们进京细查。”

倘或她的生父不是丰王而是皇上,那她就不是罪臣之女,而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了!那还怕什么认祖归宗?届时连庾祺也要听她的话,天下人谁还敢对她蜚短流长?

她转怒为喜,朝他点头,“好,我跟你进京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