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莽篡汉(二合一)(3 / 3)

忠臣之楷模,武侯可能都得靠边站。

站在大家面前的是千古道德之完人,忠臣之楷模,堪比古之圣贤者——王莽是也!

李念又道“大权在握的王莽,虽未称帝,却已被人们视为皇帝,因刘婴年幼,其代理朝政,称其为‘假皇帝’、‘摄皇帝’。”

“王莽至此已经完成了篡汉前的一切积累!”

“于是,在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逼迫其姑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四岁的刘婴禅让称帝,改‘汉’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定年号为‘始建国’。”

蒙恬又问道“那西汉皇室和群臣中便没人出来反对?”

王莽都要篡位了,西汉皇室应该有些反应吧,那些大臣中应该也有忠臣站出来吧?

都到这种时候,不可能所有人都被蒙蔽!

“西汉皇室自然不甘心被王莽篡位,进行过反对,可惜他们的反抗皆被王莽镇压。至于大臣……”

李念语气古怪道“很多臣民其实是盼着王莽篡位的,因为王莽的名声太好了,很多人都认为在伟大的道德完人王莽带领下,他们一定能走出西汉的困境,迎来盛世。”

“其中支持王莽篡汉,取代刘氏的便有儒家!”

“那时的西汉天灾繁多,而儒家发展出了一种思想,将天灾和君王联系在一起,即天灾会发生是上天看到人间君王失德,所以降下。”

这让始皇帝眉头微微一挑,现在因为李念,他不会将这学说当回事,可如果是以前,他还真不敢说自己不会受这学说蒙骗。

始皇自然能看出儒家发展这种学说是为限制君王之权,可这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儒家确实要限制其发展,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儒生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君王失德,上天才降下天灾,那我们选出一位道德完美的人作为君王,上天不就不会再降下灾祸了?”

“正巧,王莽就是这位道德完人!”

“儒生虽讲忠君,但更信奉他们的学说理念,他们认为刘氏皇族已失德走到了末路,为天下计、为苍生计,当禅位于王莽!”

“因而他们不仅没反对,还在那时颇为支持!”

“王莽能得儒生们支持还有一原因,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要在新朝施行的政令符合儒生。”

“王莽在后世被戏称为穿越者,也有其在新朝所行的那些新政之因。”

说到这儿,李念解释道“‘穿越者’便是如臣一般之人,从后世或其他时空而来,到往不属于自己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