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纵队司令(1 / 2)

而且,大部分人还都直奔着李云龙去了,因为刚开始第七旅还并没有独自打出招兵的消息,大家还不知道第七旅的驻地在哪里。
所以,在各地的招兵点上,不少前来参军的人,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询问李云龙的部队招不招兵。
其中不乏那种知识水平很高的人,都是坦克兵和炮兵以及飞行员的优质兵源。
于是在请示过上级后,原本已经转为统一招兵再分配的政策下,单独给第七旅开了个特例,可以继续自主招兵。
至于为什么会开这个特例,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李云龙要升官了。
李云龙累积的功劳,还有第七旅愈加庞大,经过中央一致决定,将独立第七旅扩编为独立第七纵队。
而另外一点,便是独立第七旅的独特性,和所有其他部队都不同,独立第七旅涵盖了大部分作战职能。
经过实战表明,独立第七旅的这种模式十分成功。
中央有意将独立第七旅打造为全军的一个试点模范,为日后部队改建提供经验和依据。
而只有李云龙他们自己,才最清楚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兵源,也能做到物尽其用。
当然了,虽然独立第七旅在扩编为独立第七纵队后,可以进行自主招兵,但对于部队的编制却也有了规范。
经初步决定,独立第七纵队将会下辖两个步战旅,并一个炮旅以及一个装甲坦克团和一个飞虎团。
其中炮旅分为一个榴弹炮团和一个加农炮团,以及最后的火箭炮团。
李云龙升任独立第七纵队司令兼步兵旅旅长一职,赵刚也同时升任为独立第七纵队政委,兼纵队参谋长。
而邢志国也将升任旅长一职,刘波任副旅长一职,陈有财任旅部参谋兼团长一职。
张大彪则会继续跟在李云龙身边,升任副旅长并兼旅部参谋。
至于炮团的王承柱,则因为参加队伍时间还较短,而且其本人还找李云龙说过,当个团长他就已经是极限了,人再多他就管不了了。
最后,王承住还是继续担任团长一职,不过却转任为火箭炮团的团长。
至于炮旅的旅长和两个炮团的团长,则会由总部进行调任。
两个步兵旅将分别会以31团和33团,以及32和34团为核心进行组建。
每个步兵旅会和原本的第七旅一般,下辖四个步兵团,外加一个炮团和装甲坦克营。
除了没有飞虎营和火箭炮外,两个步兵旅的兵力规模将会在一万六千人左右。
按照上面的规范,独立第七纵队最后的总兵力,将会维持在四万到五万人之间。
而身在中央的李云龙,第一个接到了通知,不由得呲起了大牙,高兴的大笑起来。
这可远超他的预计,李云龙乐滋滋的看着手中的任命书,“嘿,这下老丁和老孔还不得羡慕死老子!”
虽然丁伟和孔捷也都各有升职,但比起李云龙来自然是有些差距。
因为要组建第二航空师,丁伟凭借着功劳,还有在建设第一航空师中的能力以及表现,将会升任第二航空师的副师长和参谋长一职。
而孔捷的独立团也将扩编为旅,孔捷将自动升任旅长一职。
李云龙在中央等了几天,等调配到独立第七纵队的一位旅长和几位政委以及团长到齐,便带着他们和赵刚等人的任命书,火速的返回了张家口。
在回去的路上,李云龙也没有闲着,直接拉着那位罗旅长,还有几位政委和团长介绍起第七旅的详细情况,好让几位能尽快的融入进去。
在介绍完情况后,紧接着又拉着他们一块,加入到第七旅扩编的方案讨论中去。
当罗旅长和几位政委以及团长听到李云龙对部队编制的安排,还有部队的武器装备配置,无不纷纷咋舌。
早就听说这位李云龙首长的部队,武装水平在全军是独一档的存在。
现在他们就要接手这样的部队,那可真是太好了,多多益善啊!
看着眼前众人两眼冒光,兴致勃勃的在那里讨论着部队的建设问题,李云龙背起双手,不由得嘿嘿一笑。
有这样的期待感,不愁他们不会像打鸡血一样去建设部队。
积极性越高,那独立第七纵队的建设和发展也就越快。
与此同时,在接到来自李云龙的通知后,赵刚和邢志国已经提前开始了招兵工作。
在第七旅的招兵消息一经传开,奔着李云龙而来的那些人,立刻纷纷朝张家口赶去。
而第七旅的几处招兵点眨眼间便被前来报名参军的人给挤满了。
这让张家口的那些商人看得咋舌不已,他们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年轻人要争着抢着去当兵。
反应的快的,早就安排人去帮忙引导和接待人去了,趁此机会跟八路军打好关系,要是能借此机会认识一下这个第七旅的高层那可就烧了高香了。
同样的情形也都出现在八路军各地的招兵点,大家踊跃参军,招兵进行的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在德国的技术到来之前,各地的工厂建设便已经提前开始。
首先是兵工厂,除了太原兵工厂外,包括黄崖洞和白碗峪两家兵工厂在内,原来的各兵工厂在不影响生产的状况下,都开始进行了搬迁和扩建。
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