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智慧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 / 7)

智慧少年 王浩名 6173 字 3个月前

杨娜补充道:“为了读书,年少的鲁迅嚼辣驱寒,西汉匡衡更是凿壁偷光。”

子涵接着说:“同样是为了读书,余秋雨饿着肚子饱读书,诸葛亮喂鸡求学。”

杨娜感慨地说:“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专注书籍呢?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子涵点点头,说道:“当我们读的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杨娜语重心长地说:“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作为合格的学生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用。所以,用功读书开始要早。我们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

子涵接过话茬:“就让我们借此契机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用知识的钥匙去打开真理的殿堂。”

杨娜笑着说:“在活动开始之前,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活动的小伙伴们。”

子涵热情地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今天到来的小伙伴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众人纷纷鼓掌,掌声在客厅里回荡。

杨娜接着宣布:“下面我宣布智慧少年读书会正式开始。”众人再次鼓掌,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杨娜微笑着说:“我们今天读书会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子涵率先分享:“因为各具特色的人类存在,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一面,我喜欢阅读和旅行。读书是我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忘忧水,而旅行是探索世界的天眼,所以我想去看看。”

禹傲微微闭上眼睛,仿佛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缓缓说道:“阅读书本好似聆听琴声,少了敲击屏幕产生的乱耳的声音;多了无丝竹之乱耳的自然,我聆听到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若有所思的低语。”

茉芯站起身来,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说道:“如果世界是一本书,那么从不旅行的人,就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会看见有生以来不一样的风景。这些风景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改变我们的心境与心性,可以让我们疲惫不堪的身躯得以放松,让我们千疮百孔的心灵,得以治愈;如果不去旅行,不去放空自我,不去思考和想象。也许我们就不会发现我们渴望翱翔的天空,也不会发现承载万物的大地,更不会发现最初孕育生命的海洋。”

雨萱眨着大眼睛,清脆地说:“读杜甫的诗,让我看见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放。”

梓熙兴奋地挥舞着小手,说:“我在文字营造的广阔的天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汲取知识的营养。寻找更好的自我。”

梓宸奶声奶气地说:“面朝书海,春暖花开,阅读书本,品味墨香,毛爷爷的诗让我感受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远大志向。”

茁熠认真地说:“读鲁迅的文章,让我看见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选择。”

煜翔站起身,挺直了腰板,大声说:“我聆听到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放声大笑。”

子涵接着说:“那墨色的文字如一个个音符一样,在纸上跳跃,谱写出一段段让我百感交集的乐章,同时他塑造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是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煜翔激动地说:“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作为人应具有的反抗精神,正是阅读将我塑造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

茁熠感慨地说:“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行走不止,生活姿色不减。我们在路上,生活和惊喜也都在路上。”

煜翔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的我,总觉得要是一个月不回家,那该多好啊。回了家又不积极学习,倒不如一直在学校,和小伙伴们愉快的玩耍。我更喜欢去很多地方旅游。”

子涵耐心地说:“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知识的海洋,‘读万卷书’,充分吸收书中的精华,必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博览群书固然重要,可要真正切身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必要‘行万里路’。书中的内容是死的,可世界却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要把读与行充分地结合,方能真正增长知识,充实自己。旅行让我们能了解当今社会的变化多端,能感受秀丽山河的千姿百态,能开阔眼界。读与行是互补的。读书让我们能了解古代世界的风云变迁,能感受文人墨客的忧喜情怀,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读与行相结合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更好地理解迁客骚人抒发于山水间的情感。只‘读’不‘行’,就只能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最终只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读万卷书,就好比从窗中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可终究要走出去,才能领略真正的世界。”

雨萱用力地点点头,说:“冰心奶奶曾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说明了读书的益处了。”

茁熠接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