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星城的冬天(1 / 2)

星城的冬夜,湿气重,也非常冷。

元旦前一夜,气象台报得温度六度上下,然而寒凉并不在皮表,却似细细地渗入骨缝里去。

夜气里浮着潮湿,皮肤上便附了一层若有若无的薄寒,比北方朔风削面之冷,更令人难耐。

这便是星城的冬天了。

湘江两岸,楼宇如林,各色灯火缀满其上,倒映在深暗的江水里,金粉撒下,晃晃荡荡,亦真亦幻。

橘子洲头,路灯排开,昏黄的光晕在夜雾里洇开,毛茸茸的,倒像是特意为这岁末染上的几抹暖色。

坡子街、太平街深处,各色霓虹牌匾映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人声与灯火搅和在一起。

暖烘烘地蒸腾着,散出油炸臭豆腐、糖油粑粑、腊肉腊鱼等各色气味,是人间烟火在夜色里煮得正沸。

新城区却另有一番景象,玻璃幕墙的高厦直插天空,寒光闪闪。

仿佛每一块玻璃都冻得坚硬,通体剔透如冰雕玉砌,与老街巷的暖色灯火遥遥对峙。

车子往西,过河,渐渐驶离喧嚣。

梅溪湖一带,灯火疏朗了些,风倒更显得大,呜呜掠过。

路旁柳枝早已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条,被风推搡着,在灯影里摇动,影子横斜着打在路面上。

梅溪湖艺术中心刚修建好一年,那巨大的流线型躯体卧在夜气里却不显突兀。

灯光嵌在它的缝隙里,幽幽地亮着,显出几分奇异的寂寞。

车子转入云顶梅溪湖的地界,城市那一种喧腾的热气便明显被隔开了些。

小区里灯火通明,楼宇沉静地矗立着,窗格子间透出不同人家的灯光,有白有黄,显出安稳的暖意。

楼下的灌木丛剪得整齐,在路灯下泛着黯淡的光泽。

风从楼宇间穿过,发出细微的呜咽,反而衬得这方小天地格外静了。

楼门口,保安裹着厚外套,踱着步,白气从口鼻中一缕缕逸出,很快散进夜色里。

一个穿着厚绒睡衣的女人匆匆跑出来,趿拉着拖鞋,在快递柜前划亮手机屏幕,荧荧微光映着她半张脸。

边上的便利店灯火通亮,玻璃门开合间,带出阵阵暖气和关东煮浓郁的鲜香,引得晚归的人不由得驻足。

胡笳站在自家阳台上望去,只见远处新区的楼宇灯火浮在夜色里。

收回目光,近处各家的阳台上,腊鱼腊肉成串挂起,在夜风里轻轻晃动,油光微闪。

年节临近了,它们悬垂着就代表年要来了。

楼下不知谁家窗台上,一盆水仙开得正好,清冷的白花映着室内的灯光,幽幽地亮着。

寒夜无声,腊鱼腊肉倒是不怕冻的。

没等她发呆多久,就听见母亲周雅琴的声音从屋内传来,“笳笳,外面冷,赶紧进来了!”

客厅里,立式空调嗡嗡作响,奋力吐着暖风。

胡建军放下手里剥了一半的砂糖橘,指尖黏着些橙黄的汁液。

他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看向刚走进来的大女儿胡笳抱怨了一声,“没说几句就去打电话”。

接着之前的话题又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气里压着明显的不认同:“元旦去蓉城见小陈父母?笳笳,这事......是不是急了些?”

他顿了顿,斟酌着词句,声音沉沉的:“你比小陈大了快三岁吧?人家才二十七,事业刚起步的年纪。你这都三十了,女孩子......”

他没说下去,但未尽之意像一层看不见的霜,悄然覆在客厅温暖的空气上。

旁边的母亲周雅琴立刻用胳膊肘轻轻拐了丈夫一下,眼神带着制止。

她转向胡笳,笑容温和,却掩不住眼底同样的忧虑:

“笳笳,你爸不是反对。

就是......小陈那孩子吧,妈是知道的,在华兴能干到领导,肯定优秀。

可毕竟他年纪比你小那么多,男人这个岁数,心性不定也是常理。

他家里......能乐意吗?

别到时候高高兴兴去了,闹得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气氛有些凝滞。

只有胡家二女儿胡芦盘腿坐在地毯上,手机屏幕亮着,手指飞快敲打,似乎对外界的低气压毫无所觉。

胡笳心里那点因陈默郑重提出“见家长”而升腾起的暖意,被父母直白的担忧浇得微微一滞。

她坐直身体,深灰色的羊绒衫衬得她肤色愈发冷白。

她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解释陈默的态度并非儿戏,一道清脆又带着明显兴奋的声音抢先插了进来。

“哎呀爸,妈~你们真是瞎操心!什么‘小陈领导’、‘才二十七’、‘事业刚起步’?你们这信息库该更新了!”胡芦猛地抬起头,一边说话一边把手机屏幕直接杵到父母眼前。

屏幕上赫然是张福全那个顶着熊猫头搞笑表情包的微信头像,旁边是一长串未读红点。

胡芦的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一种“手握惊天大瓜”的亢奋,语速快得像连珠炮:

“姐夫现在可不得了,早不是你们印象里管管我姐那个部门的‘小领导’了。

他现在是华兴集团T总裁!集团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