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家里最没出息的老二(1 / 6)

丁家夫妻头胎生了女儿,二胎生下原主后,把她送回了老家。

三胎两人依旧生了女儿。

那时候他们的餐馆有了起色,把老三留了下来。

原主14岁那年,被爸妈接到城里。

此时家里除了大姐妹妹,还有一个弟弟,是丁爸丁妈特地抱养的。

爸妈疼弟弟,姐姐护着妹妹。

只有原主孤立无援,没人疼没人爱。

为了讨爸妈欢心,她放学回来经常在餐馆帮忙,只为了换来他们的一句夸奖。

老家教学质量落后,原主在城里念书跟不上班。

姐姐妹妹和弟弟嘲笑她学习差,还说她不讲卫生,是个野丫头。

原主没考上高中,她想念技校,家里不同意。

丁爸丁妈让她在餐馆干活。

一年后妹妹和弟弟没考上高中,爸妈出了高价赞助费供他们念书。

后来,大姐读本科,小妹和弟弟读大专。

原主跟着丁爸丁妈起早贪黑,给他们挣学费,挣姐姐妹妹的嫁妆,挣弟弟的购房款。

他们在外地安家,只有原主留在爸妈身边。

偏偏丁爸丁妈各种瞧不起她,不止一次当众说她没出息。

姐姐妹妹弟弟也说她占家里的便宜最多,理所当然地把父母的养老丢给了原主。

……

“这不是欺负老实孩子么!”

丁萱还没生气,系统先暴躁了。

真要比丁爸丁妈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原主都排在最后,得到的最少。

她在自家餐馆做事,爸妈没开工资,总说以后会把店交给她。

原主15岁初中毕业,实打实地在家里干了20多年。

并不是她在外面找不到事做,挣不着钱,而是丁爸丁妈长期劳累,一身毛病。

原主20岁就在后厨掌勺,家里的小餐饮店是她撑着。

财政大权一直是丁爸抓在手里,她就是全年无休,在自家餐馆打工的劳模。

那三人怎么能说出这么昧良心的话?

认为是她占了家里的大便宜?!

当初,光是弟妹上高中的赞助费,一人就是两万。

原主从小到大花家里的钱加在一起还没有一万。

得利者高高在上,指指点点,真可恶!

“别生气,我都不气。”

丁萱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懒洋洋地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

下个月放暑假,丁爸丁妈就要开车回来,接她到身边去上学。

他们在离家一千六百多公里的江南小城打工。

原主被送回老家到现在,两人只回来过4次。

开始他们是没钱,老家在偏僻农村,下火车还要转来转去,花时间也费钱。

后来两人的小炒店有了起色,要忙着挣钱。

再后来孩子多,回来一趟很麻烦。

现在孩子也大了,丁爸丁妈也买了车。

年初爷爷摔了一跤,恢复得不太好,奶奶种地种园子外加照顾爷爷,有点儿吃力。

所以丁爸丁妈打算把丁萱带走。

“萱子,吃饭——”

丁奶奶在灶屋里喊了一声,丁萱应了一声,噔噔噔地跑了过去。

晚上吃的简单,萝卜干和土豆焖饭。

丁萱这碗锅巴更多,焦黄的土豆,上面盖着几片过年熏制的,亮晶晶的腊肉。

她埋头苦干,吃得满嘴流油。

丁爷爷和丁奶奶在旁边眯着眼睛笑。

一开始,老人也是传统老思想,重男轻女,嫌丁萱是个女孩儿。

可后来孙女在跟前一点点长大,这么长时间,即便是养小猫小狗也会有感情。

所以对比另外三个孩子,他们还是更喜欢丁萱。

只有自己投入了时间、感情和精力,沉没成本更多,才会更加在乎。

这是人之常情。

“奶,你休息,一会儿我刷碗!”

“你玩去吧——”

丁奶奶摆摆手,把孙女推了出去。

正是千禧年,丁萱在镇上念初二,平时住校,周末回来。

每逢周日,丁奶奶会炒一些辣萝卜干、榨菜或者豆豉腊肉,装在罐头瓶子里让她带去学校。

到了饭点她去食堂打二两饭,就着咸菜一起吃。

比较起来,跟在丁爸丁妈身边的长姐丁蕊,妹妹丁蓓蕾,和弟弟丁学民,日子可比她滋润多了。

原主在家里地位最低,丁萱可不想过去受气。

有时候来自父母和家人的“霸凌”,比外人带来的伤害更大。

这天周五,丁萱是坐着车回来的。

丁爷爷和丁奶奶起初还在纳闷。

车上下来几个人,两女一男。

为首是个戴眼镜的胖老师,他主动跟老人解释,说他是体育学校的主任。

一次偶然,他回家探亲,发现丁萱跑步厉害,很有天赋,想特招她去体育学校。

跑步?

丁爷爷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孩子在山里长大,从小窜来窜去,跑得比猴子还快。

没想到跑得快居然还是特长,还有专门的学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