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千万别犯傻啊
“我啊,到现在还记得。”
红星钢城冶金厂的前身钢城炼钢厂高炉三车间的老车间主任王峰年拉着李学武的手不住地讲着他解放前参加革命的事。
王峰年是老同志了,一九年参加工作,二一年加入钢城进步组织,此后又在工作中表现积极,成为我组织的成员。
他一直就是炼钢厂的职工,而从车间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都有小十年了。
甭说李学武了,就是董文学来钢城的时候都没共事过,但每年都会来看望他。
过年就70岁了,在这个年代算长寿了,更算得上是冶金厂的“宝”。
老话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我组织一直都有尊重老干部的优良传统。
此前窦长芳和罗家平是如何做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李学武不了解,但从最近几年的工作记录上能看得出,董文学是很重视这一块工作的。
不管他是做给别人看的刁买人心,还是老干部切实支持了他的工作,在他过去三年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学武是始终坚持把尊重摆在前头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要是不尊重前辈,又如何指望下属尊重你啊。
所以即便王峰年见到他有些唠叨,他儿子更是尴尬地想要提醒老父亲却没有机会,只能赔罪地冲着李学武笑,李学武也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着他讲故事。
此时他们正在王峰年的家中,李学武同王淑琼一起从医院看望了因工伤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便转道来了这边。
王峰年的资历较老,又是长寿之人,所以第一站办公室便选在了他家。
只是没想到,此前董文学主任来这边的时候都没见老主任这般黏人,要真是如此,他们也不能如此“失误”。
屋里只有王峰年一大家子人陪着秘书长和王淑琼副主任,再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张兢坐在角落板凳上,其他人都在门外。
张恩远面色有些古怪地看了眼张兢,张兢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他的失误了。
只是在这种场合让他说出别的,那也是不可能的,这种错误不能主动承认。
要承认也不是跟张恩远承认啊,等秘书长出来的时候他再稍稍解释一下。
张兢当然不是来打酱油的,手里捧着笔记本在记录领导的慰问过程。
他算是老笔杆子了,虽然年龄不老,可跟在董文学身边也有三四年。
之所以选择留在钢城,也是看好钢城工业区未来的发展机遇了。
像是他这样的青年干部只有在业务上锻炼水平,做出成绩才有机会出头。
就算要往办公室的方向发展,也得有确确实实的基层业务工作基础。
这不嘛,他同门外的张恩远对视了一眼,再回头看向沙发的方向便全神贯注了起来,手里更是不停地总结和记录。
记录什么?
别看秘书长同王峰年谈的都是家常闲话,王峰年讲的又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在他的笔端便形成了以下文字:
2月16日,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看望慰问病休职工张元礼、退休老同志王峰年等,代表集团管委会、冶金厂管委会感谢他们为冶金工业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这条通讯件的后面不能落下这个:
冶金厂管委会副主任王淑琼,厂管委办副主任张兢等人参加活动。
当然了,这条可以用作明天冶金厂和集团的工作简报,在联合工业报上还要做更为详细的阐述:
走访过程中,李学武与病休职工关心慰问,与老同志亲切交流。在走访老同志时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对冶金厂工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关心照顾好老同志,为老同志幸福生活、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
李学武说,当前集团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李怀德主任在津门贸易管理中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集团、管委会全会部署要求,以“抓革命,促生产”为路径,以“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为抓手,加快建设特色工业产业项目集群,努力在展现集团工业新风采和辽东工业谱写新篇章、建设工业模范企业、打造增长极中作出新的贡献。
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集团上下尤为关注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做实做细离退休老同志精准服务,切实增强老同志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向随行的管委办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在讲话中提到了“五必访”工作制度,以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分组负责、干部职工结对联系的服务工作机制。要老同志平时有人问、节日有人访、难是有人帮、病时有人探,当好老同志的贴心人。
生病住院必访:送一份关怀。坚持把看望生病住院老同志,作为老同志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当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时,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及时前往医院探望问候,了解病情,给予关心和帮助,叮嘱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老同志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重大节日必访:道一声祝福。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