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大战将至,哀兵必胜!(4 / 5)

和陈伟亚两个副导演,并马文、林颖等人走了进来,大胡子陈伟亚当即劝道:“我们刚刚去看了眼,大家都听到风声了,情绪很躁动。”

“我看还是请张伟东再去做做工作,我们迟一些再通知?”

“不行。”路宽坚定地摇头:“今天是29号,明天、8月2号、8月5号连续三场带妆彩排结束,就要上战场。”

“现在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到了最后关头。”

路老板看着眼前的导演组众人,心知他们也是要动员和激励的对象:

“我们现在不能做滑铁卢的拿破仑,给威灵顿足够的时间等到布吕歇尔的援军。”

“无论心里有没有底,都要学斯大林格勒的朱可夫一样振臂高呼,给大家足够的信心,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心里一凛,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

从上一次大兴训练基地的成功动员后,彩排和训练的效果肉眼可见地有所提高。

但迄今为止,还是没有一次能尽善尽美,士气容不得懈怠。

张一谋一拍大腿!

“没什么好说的了,走吧!”

夕阳晚照,两千余名《大秦古韵》的战士与非遗演员在鸟巢的跑道上列阵而立。

七月的热浪裹挟着未散的雨腥气,在地面上蒸腾起扭曲的波纹。

战士们身着黑色训练服,像一片沉默的碑林,汗水顺着他们紧绷的下颌线滑落,在胸前洇出深色的痕迹。

皮影道具整齐码放在脚边,牛皮的秦俑甲胄在夕阳下泛着青铜般的光泽,关节处的红绸带被晚风轻轻掀起,如同两千年前战旗的残影。

何其悲壮。

事已至此,还有谁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吗?

只是心里的委屈无处发泄罢了。

导演组成员们没有站在高高在上的指挥台,所有其他节目的演员们也悄悄地站在远处观察着,最后“送别”战友们——

他们还不知道导演组已经有了新的安排。

“孩子们,你们辛苦了。”张一谋第一句话就有些哽咽的意味,听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因为我的决策失误,害得大家白白耗费了这么多心血。”

“我必须要讲,对于这个节目我是一直带着私心的。”张一谋的声音在空旷的鸟巢内回荡,这位今年已经58岁的成名导演眼眶通红,声音也微微发颤。

“每次看到你们排练,我都能想起来小时候在西安城墙根看皮影的场景,看那些牛皮人偶在老师傅手里活过来,演绎着《三国》《西游》的故事。。。我总想着,这么好的东西,该让全世界都看看。”

张一谋发自内心地感慨:“我们的东西多好啊!”

“只是我的能力确实有限,现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同大家一样伤心欲绝。”

张一谋深吸一口气,喉结滚动,向着战士们的方阵躬身到底:

“孩子们,对不起!”

夕阳的余晖透过鸟巢的钢架结构,在他佝偻的脊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位享誉国际的大导演此刻像个做错事的老匠人,看得面前的战士们无比动容。

大家都被张一谋惊呆了,整个方阵安静得能听见汗水砸在地上的声响,没有交头接耳,只有隐隐的啜泣哽咽。

年轻的战士们七嘴八舌地,像是安慰长辈的孩子:

“张导,不怪你!”

“能参与奥运是我们的光荣!”

“张导,您别这么说!”

“张导,我们是军人,绝对服从命令!”

这位饱经风霜的艺术家,此刻看着两千双通红的眼睛在夕阳下灼灼发亮,看着那些晒脱皮的脖颈,那些膝盖上结着厚茧的战士,那些女兵们被皮影架子磨出血泡的手指。。。

张一谋眼角蓄积的泪水,在奥运会的巨大压力中终于簌簌流下。

情绪奔涌,有口难言。

他侧身将话筒交给路宽,自己捂着脸站在众人身后。

在战士们看不到的角落里,这位老导演的肩膀一直在抖动,叫导演组众人都看得揪心。

路老板临危受命,只有继续给大家做思想工作。

“同志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所有工作决策,最后都是我拍板的。”

“无论是当初发现问题,决定坚持下去,还是上午实在不得不忍痛割爱,都是我做的决定。”

“奥运会总导演这个职务给了我很多荣光、光环,也赋予了同等的压力,我现在的心情,不比你们任何一位要来得轻松。”

路宽沉声道:“皮影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的老祖宗用最简单的材料,创造出最有趣的艺术。”

“但很可惜、也很惭愧,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即便算是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led技术,却暂时无法叫它释放出夺目的光彩。”

“刚刚在办公室里,一谋导演对我讲,只要能让奥运会更好,让他现在卸职回家也毫无怨言。”

“虽然大家都是军人,我知道一定会令行禁止,但我自认没有资格同大家讲什么服从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话的,因为你们的付出只比我多,不比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