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那可是丢人丢大发了。
更添笑柄。
所以,这种隐秘的私事,武曲星君不好让别人帮他报仇,更想自己找机会杀蛤蟆灭口,以雪前耻。
而在天庭,兵部由托塔李天王、哪吒等将统率。
兵部的职责专一,便是征战四方。
诸如果山之战,便是托塔李天王挂帅,巨灵神、哪吒等将冲锋陷阵。
但是斗部和雷部不一样。
雷部虽然战斗力也颇为强悍,但雷部却主要负责三界刑罚与降雨之事,管气象秩序(如雷电、风雨、霜雪……),确保万物生长。
同时,雷部亦负责监察三界善恶,协调龙族、河伯等水神体系。
天若降雨,雷部需打雷,以启云雨;有恶人作祟,雷部则以“五雷轰顶”惩处,以彰天威;修仙者渡劫,雷部亦需放雷劫,代天行罚,考验其道心……
说白了,“打雷”,这才是雷部的主要职责。
而斗部的“斗”,其实不是战斗的“斗”,而是星斗的“斗”。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颗亮星,它们组成的图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
星斗之名,也来自于此。
斗部,即“星斗之部”,而不是战斗之部。
斗部执掌诸天星斗运转、昼夜更替、节气轮转,其职能本质在于调控星斗秩序,故以“斗”为名。
维持“星斗运转”,这才是斗部的主要职责。
所以斗部其实也不能常下界,得在天上掌控星斗运转。
二十八宿也需要长期在“斗牛宫”当值,只有孙悟空上天搬救兵,或者孙悟空遇到困难的时候,二十八宿才好下界。
奎木狼就是偷跑下界的。
而且,奎木狼跑的时候,孙悟空上天了,找玉帝。
天师闻言,即进灵霄殿上启奏,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东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汉群辰、五岳四渎、普天神圣都在天上,“更无一个敢离方位”。
于是,又查那斗牛宫外,二十八宿,颠倒只有二十七位,内独少了奎星。
这一查,马上就查出来了。
但是二十八宿,合计有二十八个,数量多,跑一两个还好。
而“北斗七星”,那是北斗群星的核心,更是“维持周天星斗运转”的重中之重,责任重大,不可擅离职守。
何况,北斗七星,总共就只有七个,少了一个,那就很明显了。
北斗七星一跑,北斗七星异动,别人就都知道了。
天庭下界讨伐妖魔,大多是天庭兵部的事情。
大多数情况。
都是下界的妖魔太厉害,托塔李天王的兵部难以应对之时,玉帝才会从斗部、雷部、天河水军等部门调遣天兵天将。
或玉帝直接下令,派谁下界征讨下方妖魔。
比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假传圣旨,大闹瑶池蟠桃宴会,天庭征讨果山之时。
玉帝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
(玉帝)又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对下界征讨的主帅和主将,其实还是李天王以及哪吒太子、巨灵神、鱼肚将、药叉将……这些天庭兵部的人。
至于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等,这些都是玉帝钦点,去协同配合李天王的。
当然了,哪吒作为“三坛海会大神”,神通广大,曾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能打得过哪吒的下界“野生妖魔”,那其实已经是很少了。
基本都是齐天大圣美猴王这个级别了。
……
神仙一般不得私自下凡,否则便是大罪,触犯天条,必受严惩。
何况北斗七星,是北斗群星的重中之重,那哪能擅离职守,随便下界?
所以,武曲星君的真身还真不好跑下界去。
他又不好说他一个堂堂象征“武力超群”的“武曲星君”,居然被一只还未完全化形的蛤蟆精打过。
而且吧,他都不知道那只当初的那只蛤蟆妖精,到底姓甚名谁?
阎王爷的生死簿上查询,也没查到那只蛤蟆妖精。
蛤蟆是很常见的茶宠。
因此,武曲星君就有了养“活蛤蟆茶宠”的爱好,来了一个“曲线报仇”。
每当武曲星君端起茶盏,看着那些在滚烫茶水中痛苦挣扎的蛤蟆茶宠,心中便涌起一股扭曲的快意。
仿佛此仇已报。
有一些斗部将领,知道了武曲星君有这个喜好之后。
一些斗部将领随兵部下界讨伐妖魔之时,会顺手捉一些蛤蟆妖怪,献给武曲星君,以此讨好于他。
武曲星君则将这些活的蛤蟆妖精炼制成茶宠,日日用滚烫的茶水烫之,以泄心中之恨。
那些活蛤蟆茶宠在滚烫茶水之下,痛苦挣扎,发出凄厉之声,然武曲星君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顾自得其乐。
他何必管那只蛤蟆妖精姓甚名谁?
反正逮住一个蛤蟆妖精,他弄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