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妻(1 / 3)

回电我 乱一一 1858 字 25天前

第75章旺妻

临海下了几场雪和雨,转眼到阳春三月,离卫娇电回去上学的时间越来越近。

自从度蜜月回来后,她变得格外黏人,韩敕去哪里她都要跟着,有时应酬得在楼上给她开个房,玩点儿放置。

兴许是度蜜月环境选对了,英语速成见效,与教授邮件过后,她开始就课题准备作业论文。

之前说不想上学的话,都是开玩笑的,但现在是真不想上了。过去大学三年她都不觉得论文难写,因为高中也要求学生写论文,论文成绩通常占学科总分的二到百分之四十,尤其在英语、历史、社会科学等文科课程中权重更高。

各种分析性论文,如九到十年级,这个阶段以基础写作训练为主,篇幅较短,通常是五百词到一千词,和国内作文差不多,侧重培养结构意识。题目也比较具体一-比较两位历史人物、描述喜欢的一本书,比如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种族歧视的象征意义,或探讨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叙述性论文,比如讲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或描述自己克服挑战的过程。而后升高年级,难度便提升了,写论证性论文,比如论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人类就业;以及研究性论文,针对特定主题进行文献调研,整合多方资料并形成独立观点。

有了前面四年积累,于是就这么上了大学,说好听是难度循序渐进,说难听是习惯了上难度。

快一年没碰,她如今很是生疏,结构也不如高中简单,也许脑子真撞坏了,实在找不来感觉,有时烦躁得心慌,她就钻到桌子底下给韩敕口,做一些不用思考的事情,阻止烦躁在下一秒的扩散。完事被提上来,擦擦嘴巴,韩敕把工作推到一边,手把手陪她写论文。两人专业八竿子打不着,韩敕只能帮她平复耐心,在她写到生气的时候给顺毛,他说的话仿佛有什么魔力,居然真能打通思路。韩敕笑道哪有什么魔力,她自己愿意听而已,也许这是爱情的魔力吧。于是涵盖她的思想理论分析研究和结论,字里行间带着他的审视痕迹,严谨的标注,揪错词,一篇十分逻辑严密的论文诞生了。她是教授的好学生,虽然不怎么听话,大脑时常放飞自我,如同脱缰的野马,简而言之她从选题、资料收集、内容撰写等环节都很精彩,这些都是她的伊点,缺点是经常在结构搭建错乱,偶尔是逻辑不连贯,较冗余。教授喜欢她,喜欢她没有被框住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总是蹦出许多怪诞不经的奇思妙想。

尤其,人工智能的出现频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过去只入侵了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工程、社会科学、医学等领域,如今艺术专业也避无可避。双重好印象叠加下,教授对她更是心水,每次都不厌其烦地批注,好声好气让卫娇电反复修改,及时回应卫娇电的邮件。这回,教授从头到尾审阅了三四遍,居然……整篇论文没有任何错误,甚至连相似的错词都没有出现,这出现在卫娇电身上简直是罕见。在等待回复的过程里,卫娇电也十分紧张,因为这和她过去的论文框架不太一样,而韩敕不允许她在论文中致谢他、感谢他的辅助指导。“老师肯定一眼就看出来了啊。"卫娇电蔫蔫地趴在桌子上,喝着魏青阿姨家煲的汤。

她甚至祈祷教授能发现一个错误,回复让她修改,如此更让她心安。以往,教授的回复基本大差不差,类似:我已经审阅了你关于"[论文标题]",总体而言,它符合作业要求……并展示了对论文中关键概念的扎实理解,称赞分析部分特别清晰,有条有理。

下一步:指出她的错误。

最后是:做得好!

[教授名]

欲抑先扬再扬,以此鼓励。

次日,韩敕在一楼修除草机和吹叶机,以往卫娇电会在身旁看着,陪伴他,但今天她紧张地离不开电脑,也离不开他,于是敞开了玄关的门,她在沙发上发呆,韩敕在玄关干活。

她趴在沙发上,两手交叠枕着头,大约有十几分钟,韩敕本想让她把手放下来活动活动,血液要不循环了,想了想,弹了个响舌。卫娇电从沙发探出头来,不解看他。

“小狗,来给主人递螺丝刀。”

“哦……

工作作业涩涩以外的生活,基本都是这么平静而无聊,却安逸巴适,待在韩敕身边,她总有一种烦躁被冲刷走的感觉,心灵很干净,安宁,昏昏欲睡。机器定期维护好后,插上电源试用了一遍,确定能正常工作,韩敕把东西和工具放回仓库。

回来见她又待在茶几上的电脑前,不过这回发出了雀跃的哇哇叫。真是个学生。韩敕笑了声,到厨房倒了杯水过来,卫娇电推着电脑,让他看。

韩敕顺着她的背,从沙发滑下来,把她抱在怀里,去看她前面的电脑。一长串英文的回复,他大致掠过,大意是很高兴阅读了这篇论文,已被批准,感谢按时完成作业。

而后便是阅后感想,对视觉与材料的具体肯定,观念与叙事的深度认可,通过视觉实践与理论思辨的对话,创造新的艺术认知维度。最后是展望创作路径“开心了?“他向后仰着靠沙发上,大手卡在她脖颈处,迫使她仰头与自己对视。

“嗯。“她矜持晃了晃脚,“这还是我第一次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