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大年三十。
像往年一样,朱家在坤宁宫吃团圆饭。
马天一早便带着朱英来了,朱英已长成翩翩公子,引得宫女纷纷侧目。
“英儿快来。”马皇后见了他便招手,“江南新贡的果子,特意给你留的。”
朱英乖巧上前,马天则在椅子上一瘫。
脚步声传来,秦王妃牵着世子,晋王妃也带着世子,一前一后踏雪进来,纷纷朝着马皇后跪拜。秦王和晋王都还在封地,但是王妃陪着世子在京读书。
她们朝马皇后拜后,又向马天欠身。
“快请起。”马天目光在秦王妃身上停留片刻,这位秦王妃带着草原女儿的飒爽。
“今年终于能在京过年了。”朱棣大笑着跨进门。
他身后跟着燕王妃徐妙云,世子朱高炽看到朱英,已经跑过去了。
朱棣朝着马天道:“舅舅,今年二哥三哥不在,我单独跟你喝。”
正说着,一个声音传来:“老四,跟舅舅拼酒,还有我呢。”
朱标带着太子妃吕氏进来,朱允坟规规矩矩跟在身后,朱允頫却像只脱缰的小马,一进门就往朱英身边跑,两人凑在一起嘀咕着什么,时不时往殿外瞟。
朱元璋从后殿出来,见朱标在案前摆棋盘,便坐下:“来,咱父子杀三局,让他们年轻人闹腾去。”朱标笑着应了,执黑子落下。
廊下倒更热闹。
朱棣挽着袖子要和马天比划:“舅舅这三年养得越发富态,怕是连弓都拉不开了?”
马天哼了一声,抬脚便扫向他膝弯,两人你来我往。
朱英,朱高炽和朱允通趴在栏杆上叫好,朱允炫站在稍远些的地方。
年夜饭开始。
朱元璋挥手宣布:“今儿个都别端着!咱朱家过年,没那么多规矩,吃饱喝足才算数!”
马皇后笑着给朱允坟夹了块糯米藕:“听见没?你皇爷爷发话了,允坟也多吃点,别总惦记着背书。”朱允蚊点头,朱允通已抓起个肉包子递给朱英,两人头凑在一起。
噗~
最快的朱高炽已经举着肘子在啃,一口下去,油水都溅到了两人身上。
朱棣端着酒壶凑到马天跟前:“舅舅,先罚你三杯!去年你托人捎的果酒,将士们抢着喝,最后把坛子都砸了。”
“咱看行!马天你这酿酒的手艺,得先自罚!”朱元璋敲着桌子喊。
“父皇说得是,舅舅这酒害得四弟在北平总念叨,是该多喝几杯赔罪。”朱标跟着帮腔。
马天暗叫糟糕。
今天朱家爷们联合一起,怕是要搞事情。
“喝就喝,不过咱可说好了,我一人对你们仨,不公平。”他往朱英那边扬了扬下巴,“英儿替我挡一杯,不算欺负你们吧?”
朱英捧着酒杯站起来:“陛下,我替马叔喝这杯,回头我再陪你喝三盅。”
朱元璋听了,眉开眼笑:“行!咱孙子替喝,咱认!”
酒过三巡,朱元璋眼珠一转,冲朱标和朱棣使了个眼色。
朱标心领神会,慢悠悠道:“舅舅,听说你在格物院弄了个新玩意儿,叫什么“醉仙杯’?说是喝到第三杯会自动倒酒?”
朱棣立刻接话:“对对!我还听说那杯子有机关,能让人不知不觉喝多了。舅舅今儿个不拿出来亮亮,是怕被咱识破吧?”
“小瞧谁呢?取来!”马天明知是圈套,却故意大喊。
很快,太监捧来个青玉酒杯。
马天斟满酒递给朱元璋:“陛下先尝尝?这杯子啊,认主。”
朱元璋刚抿了一口,朱棣就嚷嚷:“父皇你看!它没倒酒!肯定是舅舅唬人!”
“得说暗号。”马天故作神秘,对着杯子低声道:“宫廷玉液酒。”
话音刚落,杯底果然“咔嗒”一声,自动蓄满了酒。
朱元璋眼睛一亮:“还有这等奇事?”
朱标也来了兴致,接过杯子学着说暗号,酒果然又满了。
朱棣抢过去连喊三声,杯子却纹丝不动,急得抓耳挠腮:“咋回事?难道它不认我?”
马天笑得直拍桌子:“这杯子啊,听文雅的。你那大嗓门,把它吓着了!”
众人哄堂大笑。
朱元璋笑得直捂肚子:“老四,听见没?让你平时少吼士兵,连个杯子都嫌弃你!”
正闹着,马天端起酒杯站起来:
“既然陛下和太子都想试这杯子,咱不如玩个新花样?玩骰子,谁输了谁喝,不过得按规矩来。陛下输了,太子替喝;太子输了,燕王替喝;燕王输了,自个儿喝;我输了,英儿替我喝半杯。”朱元璋哪肯吃亏:“凭啥你输了只喝半杯?”
“你们姓朱的,父子三人联手,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我这边就两人。”马天摊手。
朱标笑着打圆场:“就依舅舅吧,图个乐子。”
第一把朱元璋掷出个“幺”,脸一垮,朱标无奈端起酒杯,刚要喝,马天挑眉:“等等!这杯子认主,太子替喝得说暗号!”
朱标愣了愣,还没反应过来,朱棣已嚷嚷:“大哥快说“宫廷玉液酒’!”
朱标拗不过,红着脸低声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