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太子种植红薯并不是太认同,但是作为一位掌控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对于这上百亩普通的耕地,乾熙帝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听了太子的解释,笑了笑道:“那朕就等着看你的红薯大丰收吧!”
说到这里,他就策马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沈叶看着要走的乾熙帝,迟疑了一下,还是沉声的道:“父皇,儿臣觉得,农业是朝廷的基础。”“只有让老百姓都吃饱饭,朝廷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而今,偌大的朝堂,居然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农业种植的衙门,儿臣觉得,这一点亟待完善。”“希望父皇能够挖掘一批有经验的老农,设立农学研究院,专门从事种子和农业种植的研究。”沈叶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完全都是因为前些时候看到的灾民的情况,让他心有感触。
他在权力斗争上,并不想争夺什么。
但是力所能及的,能够提前让穷困的人多吃一点的事情,他还是非常乐意去办的。
就像顺手种红薯一般。
成立专门研究农作物种植和改良的衙门,乾熙帝还真的有些心动。
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回宫,这件事情太子也刚刚提出来,所以他并不准备立刻作决定。
当下一挥马鞭道:“你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就看你种这红薯是不是能够大丰收。”
说话间,乾熙帝就拍马向前而去。
随着乾熙帝的回宫,南书房开始高效运转,本来来毓庆宫报道的大臣们,一个个再次去乾清宫汇报工作毓庆宫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以往,乾熙帝回来,作为监国的太子,总会有一次工作交接,可是这一次,太子只安排了一个种红薯的事情,其他的大事,都是由乾熙帝自己决断。
至于小事,那都是各部和大学士自己处理的,和沈叶没有关系,自然也就不用交接。
度过了很充实的一天,乾熙帝第二天准时早起,而后朝着慈宁宫去请安。
慈宁宫请安,是乾熙帝的固定行程。
这不但是因为他从心中对于自己这位养母心存感恩,也是为了彰显自己这个皇帝推崇孝道。而皇太后知道乾熙帝要来,所以早早做好了准备。
请安之后,两个皇朝内最为尊贵的人,就坐着闲聊了起来。
乾熙帝说了一些自己出巡的趣事,就开始问候皇太后这些天过得怎么样。
说得高兴的时候,皇太后笑着道:“我在宫中啊,这些天也算是找到了点事儿干。”
“太子派人给我做的这副麻将,比纸牌可好多了,不但不花眼,还能够活动一下手脚。”
乾熙帝笑着道:“太子这是有心了,回头我赏他点东西。”
皇太后接着道:“都是皇帝教导的好,太子妃最近有了身孕,就不适合再操心宫里的事情了。”“皇帝对于这件事情,也要早作打算。”
乾熙帝对于太子妃怀孕的事情,已经听过禀告,此时听到太后的话,就点头道:“母后放心,儿臣这就安排。”
因为还要上朝,所以乾熙帝在慈宁宫,也就是呆了半个小时的功夫。
在离开慈宁宫之后,乾熙帝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太子和母后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亲密无间。
以往,太子来慈宁宫的次数并不多,他还因为这个,觉得太子有点不孝。
而现在,太子竞然和太后如此的亲近。
太后刚才的那番话,虽说没有给太子说情的内容,但是实际上,却也表达了太子不错的意思。太子孝顺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可是现在,他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欣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逆子变得如此的精明能干了,而且,这情商也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无可挑剔,无可挑剔意味着什么?那当然是无懈可击!
不过,由此带来的不快,很快就被乾熙帝抛在了脑后,作为皇帝,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索额图和明珠两个人自动辞去大学士,只是保留一个太子少保的荣誉身份。
他们的党羽虽然还在,但是没有了大学士身份的支撑,他们的力量,就会有很大的削弱。
乾熙帝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加大学士。
于是,他的舅舅佟国维成为了首席大学士,他还有心提拔自己的心腹马齐当大学士。
只不过这个决定,被马齐一口回绝了。
马齐拒绝的理由,是他还想给皇帝多当几年差。乾熙帝虽然有点不痛快,却也没有勉强。
他觉得,马齐虽然好用,但是大学士六年的任职年限,实际上还真的不错。
朝堂因为大学士的调整,一时倒有些风平浪静,安宁了许多。不过,在这种平静之下,却也有暗流涌动。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波澜,就是户部的清欠。
户部差不多八百万的欠账,是悬在很多人心头的一根刺,就算是乾熙帝,对于这个欠账,也是充满了关注。
毕竞,户部快没有钱了!
这一日,沈叶正在毓庆宫看闲书。只不过这些书他都看过好几遍了,看着实在是没啥意思。至于让他写,他可没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