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帝将沈叶的条陈仔细看了好大一会儿,方才问道:“太子,对于那些真正困难还不上的,你这个,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啊?”
沈叶对于乾熙帝的性格,是越发的了解。
知道这位老爹,论起来既当又立,那真是业界表率。
既想要钱,又怕有损他的名声,当不成圣君。
沈叶心说,这些能够从户部借出来钱的,真正还不上钱的能有几个?
而且,大部分还不上的人还是因为迎接你,才落下这么大的亏空。
只不过有些话,那些欠债的人不敢说罢了。
乾熙帝表面上很大方,可是有些事情,你要是不合他的意,说不定他会记恨你一辈子。
面对这样的乾熙帝,有时候不说比说了好。
沈叶笑着道:“父皇,儿臣也知道,有些人并不是想要赖账,只是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呢,这里我还有一个必要的补充。”
说话间,沈叶又拿出了一份奏折。
奏折上的字,娟秀干净,看起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但是光看这字,乾熙帝就知道,这是出自另外一个女子之手。
太子写个奏折,还找了两个不同的女子代笔,这个家伙,是不是有点太会玩了!
乾熙帝心里鄙夷了一下太子,就拿起那奏折快速的看了起来。
就见上面赫然写道:“关于户部欠款分期付款的管理条陈。”
这个比前面一个还简单,也就是四五百字,但是对于分期付款的情况,写得还是非常详细的。比如,这个分期付款的年限,可以按需申请,这其中,甚至规定了每个月还多少钱。
而让乾熙帝看得郑重的,却是这里面,居然还写着利息。
要知道,太仓把钱借出去,可是不收利息的。
现在突然收利息,而且这利息看着不算太高,但是二十年算下来,要还的钱,一下子就多了一倍。说是分期付款,但是比一起还了,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太子,你提这个分期还不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分期还也充分彰显了朝廷恩典。”
“可是,这样加利息,是不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乾熙帝将手中的条陈放下,郑重的说道。他处理事务多年,自忖成熟老道,一个办法的好坏,只需稍稍琢磨一下,就能看出来利弊。太子给的两种办法,一旦实施开来,绝对能把大部分债务收回来。
别说那些欠债的官员,就是那些难缠的勋贵,都嫌麻烦。
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他们两个要是咬着牙不还钱,自己也不用咋着他们,只要在侄子或者侄孙继承爵位的时候,拿欠债来说事,就算不直接削爵,那也是一招制敌的必杀技………
他唯一不满的,就是收利息。
这怎么都显得朝廷斤斤计较,太小气。
显得他乾熙帝有点太小气。
“父皇,儿臣之所以收利息,是为了刺激这些欠债的人尽快还钱。”
“不收利息的话,那非得等最后关头才会还钱!”
沈叶笑着道:“更何况,民间借贷的利息,比这高得太多了。”
“父皇,户部只收这么一点利息,已经够大度的了!”
乾熙帝仔细琢磨了一下沈叶的话,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毕竞钱这东西,很多人不逼到最后,是不会还的。
而一旦有了利息,在尽早还和最后还之间,很多人都会盘算一遍。
他把两份奏折收起来,而后朝着沈叶扫了两眼,这才道:“怪不得你敢给裕亲王说不去追缴债务呢,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看着一副感慨的乾熙帝,沈叶随口道:“儿臣觉得,解决一件事情,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结果,治标不治本,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策!”
“纵观古今,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儿臣认为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关口前移,才能实现正本清源之效果。正所谓,人叫人动人不动,制度调动积极性。”
对于沈叶来说,他说的都是管理方面的一些常识。
可是,此时听到乾熙帝的耳中,却让乾熙帝眼前一亮。
沈叶说的这些话,他也了解,但是,却没有沈叶说得这么深刻。
他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乾熙帝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你爹拍死在了沙滩上。
作为一个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比自己强。
可是,作为一个皇帝,儿子比自己强,还是让他莫名的有点心慌。
“你这个条陈,准备怎么传达下去?”乾熙帝将心里的那一丝嫉妒扔到一边,朝着儿子轻声的问道。沈叶道:“儿臣准备在明日早朝的时候,在朝堂之上向父皇上奏,请父皇恩准。”
乾熙帝朝着沈叶看了一眼,沉吟了瞬间道:“太子,这个条陈,你不适合上奏。”
“还是让其他人上奏吧。”
说到这里,乾熙帝好似生怕沈叶觉得自己要贪了儿子的功劳,就低声的道:“这个条陈一旦上奏,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会得罪很多人。”
“别的不说,就说裕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