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顶级论文井喷,桃花学子惊才绝艳!(4000字大章)(3 / 3)

“王教授,我确定!”

大一学生张晓忠,郑重的点点头:“我在论文里详细记录了我发现新天体的具体始末,请您过目。”听到这话。

王月林耐心的看起了论文。

电脑屏幕上。

论文标题,名为《太阳系中的遥远天体,人类探索的未来目标?》

开篇提到。

宇宙总是充满惊喜,每当人类自以为已经洞悉了某个领域的奥秘,总会有新的发现来打破这种认知。今年3月份的时候。

天文学院的大一学生张晓忠,在桃花大学校内天文台,利用巨型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外围的天体。这时,张晓忠意外观测到,一个天体在超过3.1小时之内,移动了4.6角分。

显示距离,约为100天文单位。

今年4月份时,张晓忠继续在学校天文台,观察这个天体,以及观测它的公转轨道。

经过详细探测和追踪。

张晓忠把这个未知的红色新天体,暂时命名为“塞德娜”。

塞德娜,是一颗矮行星,位于外太阳系巨行星轨道之外,是一个冰质的天体,表面温度是零下240摄氏度。

它体积大小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40天自转一次。

他还拥有一个令人咋舌的椭圆公转轨道,公转周期约为11400年。

塞德娜的近日点约为76个天文单位,远日点为937个天文单位。

这一发现,意味着它成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遥远的天体。

至于为什么取塞德娜这个名字?

原因在于。

塞德娜在神话传说里,是创造北极海洋生物的造物女神,生活在海底冰窟里面,与这个天体寒冷的表面很搭配。

起初,张晓忠一度以为,塞德娜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不过……

当张晓忠确定塞德娜的体积,比冥王星还小时,便知道它已经没有加入太阳系行星家族的机会。尽管如此。

他在这片论文里,各方面数据都记录的非常详细。

从演化形成的原因,到轨道特性、物理特征、行星体积参数等等,都一一进行记录。

看完论文后。

王月林教授,赞叹连连。

他开口道:“小张,曾经人们普遍认为柯伊伯带是冥王星等天体的唯一栖息地。

但现在……塞德娜的现身,打破了这一认知。

我们不禁思考,在柯伊伯带之外的更广阔宇宙空间中,是否还隐藏着令人惊叹的大型天体?我们又该如何界定太阳系的边界?

退一万步来说。

塞德娜独特的轨道特性,注定使其成为研究太阳系边缘天体的关键对象,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有预感,这篇论文问世之后,会轰动整个天文学界!”

听到王教授的夸赞。

张晓忠显得非常谦虚。

因为他知道,这次能够发现塞德娜,多少存在一些侥幸的因素。

同一时间。

桃花大学各个学院之内,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各学院学生,拿着自己的论文,来请教授们指点一二。

这种事情,原本很正常。

谁也没有往心里去。

毕竞学生请老师答疑解惑,再正常不过。

但是……

当各学科教授们,注意到桃花学子的论文质量,丝毫不比顶刊论文差,部分论文甚至能轰动整个科学界对此,他们感慨万千。

桃花学子个个才华横溢,有着夸张的学术造诣。

这一点,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