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桃花科学期刊,神一样的桃花学子!(4000字)(2 / 3)

维世界。

白云飞还对单层石墨烯的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

他初步发现,单层石墨烯厚度不及普通纸张的三十万分之一,却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石墨烯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可以弯曲。

同时,石墨烯有着全新的电学属性。

石墨烯中,电子的运动速度可达到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未来,石墨烯有望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级计算机的结构部件一一超微型晶体管。

白云飞分析过。

如果运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提高数百倍。

光学属性方面。

石墨烯只吸收2.3%的光,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这个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看完整篇论文后。

吕承洲惊叹连连。

他怎么也没想到。

通过胶带粘贴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能剥离出单层石墨烯。

作为物理领域的教授。

吕承洲非常明白石墨烯意味着什么。

单层石墨烯有着如此优异的性能,简直是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

它能应用于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环境、能源、航空航天等众多学科领域,潜力无比巨大。不夸张的说。

光凭白云飞制备分离出单层石墨烯。

往后在物理领域,就会有人给白云飞冠以“石墨烯之父”的称号!

“啧喷啧啧……”

吕承洲发自内心的赞叹道:“没想到,桃花大学还有这样的物理奇才!”

说完这话。

他瞥了眼自己的得意门生兼助手张平。

明明张平是物理博士。

但此刻在他看来,却差点意思,完全比不上桃花大学的大一学生白云飞。

接下来。

吕承洲继续翻阅论文。

《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这篇论文里。

桃花大学的大一学生陈远,研发出一种世界最快的光通信技术,单波长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60吉比特,相当于每秒可传输4部两小时长的电影。

这个速率,是通信界现有传输速率的16倍!!

最关键的是,该技术能把旧通信装置的检测和矫正精确度,足足提高200倍以上,而且可以适应各种温度和气压变化。

《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矮行星塞德娜!》这篇论文里。

桃花大学的大一学生张晓忠,观测到一颗位于太阳系内的新天体,并取名为“塞德娜”。

《第一个人类神经细胞组织系统诞生!》这篇论文里。

桃花大学的大一学生贺江,建立了第一个人类神经细胞组织系统。

他在实验室里让活体神经细胞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贺江由器官捐赠者处得到4个胸神经元,又从16名做神经节截除术的病患身上获取到脊根神经节神经元,将它们纯化后放置于一个特定的生长室,运用牵张生长技术,使神经轴突在一段时间后慢慢拉伸,直到达到了预期的长度。

这些神经元存活期间,一直保持产生动作电位。

电信号沿着神经纤维传送,伴随着轴突的伸长,第一个人类活体神经组织结构创建而成。

随着第一个人类神经细胞组织系统诞生。

贺江证实了自体同源与同种异体移植两种获取神经细胞的办法同样可行,并展示出人类神经细胞作为选择性神经移植材料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可控制性。

一系列论文看下来。

吕承洲深吸一口气。

《桃花》科学期刊上的20篇学术论文,每一篇都是轰动科学界的重磅论文,能引起各学科领域的变革。最夸张的是。

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全都是桃花大学的大一学生。

他起初对桃花大学的印象,就是桃花村财大气粗,建造了一所这所民营私立大学,其他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怎么也没想到。

桃花大学的学生,在学术科研领域,竟然有如此深的造诣!

真是了不起!

不过……

吕承洲非常好奇。

这些桃花学子,为什么选择把论文发表在名不见经传的《桃花》科学期刊上,而不是《Nature》自然期刊、《Science》科学期刊这样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呢?

“咚咚咚!”

办公室大门被敲响。

学校另一位物理教授赵庭,敲门走了起来。

他手里抱着一堆学术期刊,嚷嚷道:“吕教授,你看《桃花》科学期刊了吗?”

“刚才看过了,非常震撼!”

吕承洲先是点点头,随后问道:“你这是……”

赵庭将手上的学术期刊,放在熊高伟的办公桌上,说道:“桃花大学和桃花学子,实在太牛了!桃花大学这次除了推出《桃花》科学期刊外,还推出一系列子刊。

比如《桃花·物理》期刊、《桃花·数学》期刊、《桃花·化学》期刊、《桃花·医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