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麦子熟了3000次,解散户部第一次(1 / 2)

户部。

新任南档房主事周绍忙的不可开交,他手底下的10名经承更是忙的脚尖不着地。

财政是帝国的脊梁骨,没钱的朝廷挺不起腰杆子。

而户部的关键又在档房。南档房存放着八旗旗丁的丁口档册,北档房存放着各省的解入京饷,岁入、岁出。

档案的分量,师爷知道。

吏部师爷出身的周绍果断清洗了两档房所有的人,包括笔帖式在内30余人一天之内下狱,罪名都是“贪赃枉法,阻挠改革”。

换思想很难,换人很简单。

换人之后可暂时换思想,长久换是奢望。

蒋青云深感自己夹袋里的人少、人才更少、可以称呼为同志的人才更加少。

钱不够用,可以借。

人不够用,怎么办?

内城。

两条大街交汇处的墙上贴着《告内城旗人书》。

许多路过的旗人虽然已经看过了,但还是忍不住稍稍停步,再看一眼。人之常情,好消息就喜欢多看。“九爷,为什么这张告示底下空了这么大一块?”

“留白。”

“啥?”

“留白是汉人画画儿的一种手法,我也不咋懂,总之,讲究。”

辰时。

俩顺天府的衙役突然出现,在留白处加了一行红字

喜讯:户部事务流程改革小组已经成立!进驻户部第一天就拿下了八个贪官!

“好事。”

“这可是大好事,该杀头。”

第二天,辰时。

顺天府的衙役又来了,在留白底下再添了一行红字

形势一片大好!八旗俸饷处正在筹建!马上加饷!立刻加饷!很快就加饷!

许多人围观,窃窃私语。

铁杆庄稼能涨上去肯定是好事,关系一家老小的生计。

第三天,辰时。

顺天府的衙役又来了,再添一行红字一

形势正在僵持!有一小撮潜藏在户部衙门的顽固分子,妄图阻挠事务流程改革小组。

众人哗然。

许多人想回家找把刀去户部衙门,好在有226兵变殷鉴在前,这种人都被各自的佐领摁住了。第四天,还是辰时。

衙役又又来了。

在围观的人群注视下,写下一行红字一

重大突破:皇上英明神武,办事大臣蒋青云雷厉风行,将户部七品以上所有官吏就地罢免,并指挥五城兵马司强行接管了户部。

一片哗然。

所有人目瞪口呆,心里很不是滋味。

该夸谁?该骂谁?有些摸不着头脑。

整个内城,除了两黄旗,几乎没人对蒋青云有好印象。想手刃蒋青云的旗丁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远处,一架绿呢大轿路过。

大学士范文程掀开帘子,见一堆人围着,似不寻常,心里一咯噔。

“落轿~”

“老爷,有什么吩咐?”

“去看看什么事?”

没一会,跟班回来了,一五一十的如实讲述了告示底下新增的内容。

“起轿~”

轿子里~

范文程脸色大变。

顺天府的差役为蒋青云做事,这绝不是小事。须知官场之上,要想指挥不隶属于本系统的衙署,可谓难于登天。

蒋青云驱使顺天府如驱狗,岂不是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京师除旗兵武装之外的所有武装力量!“非大清之福,非大清之福。”

范文程当晚失眠了,他很想进宫提醒顺治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无论如何,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不能被同一人掌握在手里。

但是,理智告诉自己,没有万全把握绝对不能开撕。一旦翻脸,大学士陈名夏的下场殷鉴在前。大约一个时辰前~

蒋青云突然下令强行解散了户部衙门,把所有官吏从屋子里轰出去。兵丁们用刀鞘、拳头、矛杆砸的老爷们连滚带爬。

场面一度很不体面。

一群户部官吏惊魂未定,正在向其他各衙署赶来看热闹的同僚们控诉。

“疯了,疯了,麦子熟了3000次,解散户部第一次。”

“我此生从未见过如此逆天之人!”

“这下好了,户部彻底瘫痪了,大清完了、完了、这下真的完了。”

“下个月,你们的俸禄都没人发喽。”

“俸禄算个屁,前线军饷才是大事。”

“断了军饷,打了败仗,正好杀他蒋青云的头。”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鸿胪寺闲人最多,最是没啥正经事,所以最喜欢起哄架秧子。

“诸位,你们得抗议啊!”

“写血书,去午门喊冤。”

“抗什么议?扯淡。都听我的,统统回家,喝喝小酒,看看闲书,就这么耗下去,看谁先服软。”“端重亲王呢?他老人家怎么说?”

话音未落~

管着户部的端重亲王博洛带兵赶到,杀气腾腾,人人披甲,直冲户部衙门。

在户部衙门门口站岗的五城兵马司巡城兵丁连忙拉来拒马,架起了长枪,还布置了一队弩手。“王爷稍安勿躁,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