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旗主王爷们出手了(1 / 2)

果然~

顺治的声音冷厉而坚决:

“传旨,着蒋青云清查户部黑账,并尽快恢复户部正常运转,甄别户部所有官吏,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确系忠诚者亦可留任。”

“臣遵旨。”

“博洛,你督管户部不利,暂且在府禁足,没有旨意,不得外出。待户部之事查明,再定你的罪。退下!”

“奴才遵旨。”

俩人迈出乾清宫的门槛时。

身后,意犹未尽的顺治愤怒的大吼一声:“朕的钱"”

台词过于震撼,过于前卫,过于熟悉,可能所有的皇帝都这么想的,以至于蒋青云脚下一跟跄。站在殿外的三公公及时出手,一把扶住蒋青云,助其稳住身形。

“您小心。”

“谢公公。”

蒋青云望了一眼博洛。

博洛一声不吭,大步离开,他输了,输的一败涂地,心气全无。看背影,好像一条狗。

午门。

侍卫突然拦住了蒋青云。

“蒋副宪,您看后头?”

广场上,一太监飞速奔跑而来。

“是找您的吗?”

“本官也不知道啊。”

侍卫笑道:“瞧着像是吴总管,能劳动他的人不多。左右无事,您不如稍等片刻,说不定就是找你的。“蒋副宪,留步,皇上有召,御花园钓鱼。”

“谢总管。”

于是,蒋青云又在众人羡慕的眼神里扭头回去了。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池塘,熟悉的鱼竿,熟悉的假动作”

嗖~

空鱼钩抛的远远的。蒋青云钓鱼,永远空钩。

顺治似是恢复了冷静,冷冷的说道:“爱卿,下不为例。”

“臣错了,臣谨记。”

“户部的空缺,你准备怎么填?”

“回皇上,从官学里选一批两黄旗子弟进驻户部,再从外头抽调一批外行进驻户部。”

顺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外行?”

“朕没听错吧?”

“回皇上,臣是这样想的,用外行监督内行,或有奇效。如果都是内行,业务是精通了,可他们联手欺瞒朝廷也是很精通的,铁板一块,不好插手。外行就不一样了,他们和内行天生就是敌人,互相看不起,互相牵制。如此,朝廷才能更好的管理户部。”

顺治恍然大悟,乍听简直离谱,细细一琢磨,又觉得太有道理了。

“爱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是臣的一位挚友、现任户部档房主事周绍的心血。他说,这叫外行领导内行。”

“此人什么来历?”

“绍兴人,吏部文选司的师爷出身,年龄比臣大,办事很稳重。”

“朕想起来了,上次你推荐过此人。”

“不止臣欣赏,吏部的冯尚书也曾多次夸赞此人。”

“冯栓此人做事倒还敬业,就是人品糟糕了些。”

“臣好像也有几次,曾听礼亲王在午门外等待上朝时说过。”

顺治一愣,他就是听礼亲王满达海说的。再这么一听,瞬间,感觉就不一样了。

“周绍,六品主事,看他表现酌情升迁。”

“皇上,是臣进驻户部后才给他升的署理六品主事,之前是七品。”

顺治面不改色,心中恼火。

他给博洛写过条子要求提拔周绍,博洛居然敢忽视,狂悖至极。

“皇上,上鱼了。”

顺治猛地一拉,拉上个空钩,略感尴尬。

突然,小太监跑过来了。

“皇上,钦天监正杨光先求见。”

“什么事?”

“说是有异常天象。”

没一会,杨光先来了,脸色严肃。

“皇上,钦天监昨晚监测到长虹贯日,具体天象变幻、始终时辰,都在这里。”

古人认为白虹如刀,日为君王。

长虹贯日,是预示着君王可能被威胁的征兆。

最著名的例子,譬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顺治脸色不大好。

天象还得信啊,老天爷这是在警示自己,朝中有奸佞小人,需要提防啊。

威胁在哪儿呢?

顺治开始复盘最近朝中的事情,把人一个个的拉出来琢磨,最可疑的还是议政王大臣。

礼亲王府。

密室内。

礼亲王满达海、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克勤郡王罗科铎、敬谨亲王尼堪、庄亲王硕塞五人围坐。五人皆脸色凝重,屋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

满达海是正红旗的旗主,勒克德浑是小旗主。

罗科铎是镶红旗的旗主,尼堪和硕塞是小旗主。

两红旗都在这了。

“顺治是什么目的?”

“先夺户部,再夺兵部,最后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

“他敢?”

“他真的敢!小皇帝心狠着呢,又有蒋青云这条恶犬冲锋陷阵,他坐在乾清宫里乐得其见。”1年前,克勤郡王罗科铎患了天花,侥幸没死,一直在郊外休养,整个人看起来还比较虚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