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王夫人眉头紧皱,面露不满神色。
“元春,你怎么还朝着外人说话呢。”
“你弟弟都被他害成什么样了,你居然还会说这些话。”
贾元春听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无奈。
这件事情无论怎么讲,也是不应该怪到苏慕白的头上。
明明是自己弟弟故意先去针对别人,别人才敲登闻鼓告了一状。
而且事情的处置本来就是隆化帝下的决定,其实如果按照律法,贾宝玉是不该受到这么具有屈辱性质的惩罚的。
这很明显是隆化帝在针对荣国府,苏慕白告御状的事情,不过是个催化剂而已。
但看着自己母亲这般状态,贾元春心里清楚,自己再接着说,也不会让母亲有所觉悟,只会更加生气。所以贾元春也是没再纠结这个话题,而是摆了摆手后说道。
“母亲,女儿不是这个意思。”
“眼下我荣国府不比以前,林姑父则是青云直上,如今位列台阁,又执掌吏部。”
“表妹夫他才干出众,颇受陛下信任。”
“咱们荣国府和林家本是姻亲,这么好的关系,咱们应该好好的利用起来。”
“您不是长跟女儿说嘛,个人的荣辱,比起整个家族的兴衰,根本就不值一提。”
“宝玉如今已然这样了,为了整个荣国府,您也不该继续想着与姑父和表妹夫继续交恶了,这对我荣国府有百害而无一利。”
“你、我。”
王夫人被贾元春一番话说的不知该如何反驳。
因为贾元春说的话都是当初荣国府安排贾元春进宫时,王夫人对贾元春的话。
彼时作为一个妙龄少女,贾元春其实满心憧憬的都是未来的美好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当得知家族安排自己入宫时,贾元春觉得天都塌了。
因为进宫就意味着所有的美好都要离自己而去了,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再想见家眷亲人,那是难上加难。
从个人感情而言,贾元春一百个不愿意去入宫。
因为入宫无非两个结果,要么就是在宫中熬成大龄剩女后才能离开宫中,又或者是晋升妃嫔,成为后宫的一员。
无论哪个结果,都不是贾元春希望得到的。
前者自己要成为二三十岁的老姑娘,后半生注定了了。
后者的话,隆化帝都四十多的人了,贾元春才不到二十,贾元春能喜欢一个糟老头子那都活见鬼了。但王夫人就是拿着振兴家族来说事儿,诉说着家族抚养培育贾元春有多么多么不容易,贾元春应该体谅家族的难处,以家族利益为重。
最终为了回报家族,贾元春妥协了,来到了宫中成为了一名女官。
但时过境迁,如今同样的话放到了王夫人心里后,王夫人心中却是怎么听怎么别扭。
凭什么以大局为重就要让我和我宝贝儿子咽下这口恶气啊。
可是这番话王夫人跟贾元春是没法说的。
否则的话,万一贾元春闹了情绪,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彻底没法谈了。
因此尽管王夫人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勉为其难点了点头后说道。
“元春,娘知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放心吧,娘虽然心里生气,但也不会做什么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你最近在宫中怎么样啊?”
贾元春听后面色淡然说道。
“还是老样子呗,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宫里娘娘们斗得也厉害,我们这种女官一个个都是小心谨慎的,生恐就被卷入其中,死的不明不白的听到这里,王夫人握住了贾元春的手后说道。
“元春,娘就知道你聪明机敏,肯定能适应宫中的环境。”
“家里的情况不用我多说,我想你心里也清楚。”
“自从你爹被御史参了一本后,整个人一蹶不振,道玄真观去了。”
“你大伯在府里闹得厉害,压得咱们一家人都喘不过气来。”
“阖府上下,如今一个撑得起门户的男人都没有。”
“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几年,咱们荣国府只怕是就要坚持不住了。”
贾元春听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唉,圣人有云,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当年先祖开创荣国府基业,我贾氏族人得享百年富贵,到了兰哥儿这一代,刚好是第五代了。”“这世上没有千年王朝,自然也没有千年世家。”
“母亲,您还是要把心态放的平和些,切莫为此太过操劳了。”
王夫人一听差点没气死,好家伙,自己在这跟你诉苦,你跟我说你得看开点,兴衰是常事。王夫人能看得开那都是活见鬼了。
不过王夫人还是调整着情绪说道。
“元春,话虽如此,但祖宗基业传到如今,若是败了,将来我与老太太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这段时间你祖母一直都在与我商议如何维持我荣国府之事。”
“家里的男丁你也知道,不成气候,指望不上。”
“兰哥儿虽然进学认真刻苦,但终究还是年纪太小了。”
“数来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