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寒在桃花岛住了下来,岛上的人们虽然没有刻意显露武功,但身为武道高手,一些痕迹还是难以隐藏。
但宁清寒没想过去探究这些,而是学着照顾孩子,酿酒捕鱼。
她也会和桃花岛的人,讲述外面的事情。
“太祖时期,休养生息,才有今日繁盛。”
宁清寒叹息道:“远方的宁国,日益壮大,几乎代代是明君,打的草原溃不成军,被迫北上迁移。”她讲述着外面的事情,宁国皇帝善战,但出奇的是,宁国越打越强,越打子民越富。
“那云梦,不知道学习宁国么?”烟雨问道。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皇帝,真的比不上宁国,包括太祖。
当年太祖说,宁国新皇登基,却发兵北上,可能会吃大亏,所以放松警惕了些。”
宁清寒感叹道:“起初和太祖所料一样,宁国连战连胜,骄狂自大,被草原设局,一战损失十万精锐。“那后来呢?”烟雨询问。
“草原更是派遣使者,侮辱宁国,宁国全国宣传此次兵败,下罪己诏,说什么对不起天下百姓。太祖还嘲笑宁皇无能,可那位宁皇,真干出了一件所有皇帝都干不出来的事情。”
“什么事?”
“他给天下百姓磕头了,说对不起战死的将士,取了一把刀,召集那些死去的将士家人,在他们面前,插了自己三刀,要不是百官拦着,他真可能把自己捅死。”
宁清寒道。
烟雨皱眉:“这有何用?”
“有何用?”宁清寒叹道:“我们的盛帝,要是能这么做,若是吃了我能长生,我直接将自己炖了给他吃。”
烟雨张了张口,一时无言。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宁国皇帝还在养伤期间,百官已经募兵百万,打穿了草原,那一战,宁国全民皆兵,几乎没有不敢战的儿郎。”
宁清寒沉声道:“没被选上的江湖武者,各地青壮,自发进入了草原,将草原各部落差点杀绝。”“那一战之后,草原消停了,至今没敢南下,太祖下令,依山建墙,防止宁人打过来,幸好宁人没打过来,两国如今和平相处。”
“你怎么了解这么清楚?”烟雨问道。
“我翻阅过太平道秘卷,只是如今,那秘卷应该被封存了。”宁清寒道;“我年幼时,时常还听人说,什么宁当宁国犬,不当乱世人。
好在我们盛国多年休养生息,百姓也安居乐业,国富民强了,只是陛下又想着什么长生。”宁当宁国犬,不当乱世人!
烟雨听的心头震动:“听你说的,宁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当然,那是太平道的起源。”宁清寒道。
“太平道的起源?”烟雨沉默道:“那里的太平道,很昌盛么?”
“我不曾去过,但我们盛国很多修太平道的人,都想去看看。”宁清寒道。
“太平之志啊,盛开了。”烟雨呢喃低语,想到了祖母李青璇。
宁清寒狐疑道:“看你的样子,你对太平之志很熟悉?”
“曾经听闻过。”烟雨微微一笑,没有多说:“安心住下吧。”
她起身离开,前去为桃树修剪枝丫。
时间流逝,烛光摇曳,江烛再次苏醒。
他拿着一颗桃儿,放在李青璇墓前。
“您醒了。”烟雨提着桃花酿,立于一旁。
“一晃眼,你已经这么大了。”江烛温声道:“岛上来了新人?”
“嗯,盛国的人,为盛帝寻找蟠桃,听说吃一颗,最少千年寿元。”烟雨道。
“蟠桃?”江烛皱眉:“盛帝怎会知晓蟠桃?”
难不成,是梦留下的线索,被盛帝找到了?
“她不知道,她说盛国的太平道,已经被皇权掌控了,宁国的太平道极为昌盛……”
烟雨没有隐瞒,将宁清寒所言,都说了出来。
“看来,李万云给宁国选了个一个好皇帝。”江烛轻叹道。
“李万云?”烟雨疑惑:“他是谁,能选定宁国皇帝?”
“他是青璇的三伯,一个身怀仇恨,却依旧选择太平之志的人。”
江烛道:“你想通过宁清寒,回到盛国?”
“他们打算走仙道了,不想回去了。”烟雨摇头道:“都是些残疾可怜人,又不通人情世故,入了凡俗,恐不会有好下场。”
“太平无忧也好。”江烛点头道。
“岛上诞生了一个孩子,有仙道天赋,以我现在的炼精化气法门,能否教导他?”烟雨询问道。江烛感受片刻:“他的母亲,是否有神异之处?”
“倒是听她说,在海边洗衣时,有一道青光入了身体,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我也检查不出。”烟雨道。“那就是了,老乌龟应该是醒来了一次,恰好瞧了她一眼,遗传给了那孩子。”
江烛道:“他没有李清平那般明显的阳属性天赋,修炼任何仙道法门都可,太平经正适合给他打基础,至于以后么,看他想怎么走。”
他不知道老乌龟是怎么做到,缔造仙道天赋的,但确实有老乌龟的气息,是他所为。
“我想让他离开,去看看太平之志升起的地方。”烟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