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寻一位弟子,养一位剑者,赐一份剑道(2 / 3)

长生有烛 有运 著 2123 字 5天前

国各地暴乱,义军四起,自顾不暇,再也无法出海寻蟠桃了。

而宜顾城,同样遭受到了波及。

混乱的流民,冲入宜顾城,四处掠夺,女子躲在家中,被流民闯入,糟蹋。

秩序已经消散,混乱降临人间。

平日里仗势欺人,耀武扬威的官差,第一时间逃了,不知踪迹。

那些富贵员外,逃的快的捡回一条命,逃的慢的,死在了混乱中。

江德和江云梦杀了很多人,可能有几十人,可能上百了。

他们不知道世道怎么就这样了,太平盛世没享受几年,再次进入乱世。

好在,他们护住了小酒馆。

那些流民也知道他们不好惹,纷纷离开,选择其余目标。

没过多久,身披甲胄的军队,入驻宜顾城,将所有流民都赶走了。

但,可怕的是,这股大军,不是来建立秩序的,而是新一轮的掠夺和屠杀。

江德死了,死在武者的围杀之中,拼死为江云梦创造了逃命机会。

她召集了许多毒虫,也没弄护住阿爹。

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再也没人见过她。

戏法师张明实在是贫困,任由他们搜查,也没寻到财物。

他被一群士兵,逼迫着在高台上,给将领表演戏法,保下一命。

大军走了,宜顾城家家户户传来了哭泣声,咒骂声,绝望的呼喊声。

又是几个月过去,新的士兵来了,宜顾城的百姓已然麻木。

他们躲避在家中,却敞开了门户,有一些老人,少女,服毒的服毒,上吊的上吊。

江万宁在士卒带领下,看着那一具具吊死的尸体,只觉得浑身都在颤抖,一颗心沉入谷底。他大声呼喊,自己是宁国将军,是来保护他们的。

可没有人信他,反而又有人自杀了。

这一刻,江万宁知道了,宁国,没救了!

那位长寿的帝王,亲手毁了他的江山,断了子民希望!

“救人,分粮,种地!”江万宁咬着牙道。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只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

让这些人活下去!

于是,整个宜顾城,在他的治理下,有了一丝生机。

而像宜顾城这样的城池,宁国各地都是。

时间匆匆,第三年,破旧的小酒馆,已没了主人。

江烛从沉眠中醒来,看着已经生了蜘蛛网,落满灰尘的小酒馆,心头沉重。

他走出了小酒馆,感知着整座宜顾城。

城内街道上,有百姓闲逛,小摊小贩比上次多,城墙上驻扎着士兵。

官差巡逻,但百姓们并不惧怕。

面摊的老王还在,张明也在,却不见江德和江云梦。

江烛走出小酒馆,来到老王摊位,他瘸了一条腿,有一个骨瘦嶙峋的小孩儿,正在收拾碗筷,桌椅。生意不错,有五人正在吃面。

“掌柜的,一碗面。”江烛寻了一个位置坐下。

“来……来了。”老王吆喝一声,看了他一眼,显然是认出了他,却没敢表露出来。

他端着一碗面上来,没了肉,只有一些菌子。

江烛正要吃面,老王道:“先付账,两文钱。”

“呵,你倒是成了财迷。”江烛呵呵一笑,取出两个铜板,放在桌上。

“哈,要养儿子了。”老王咧嘴笑着。

江烛并不生气,看向那位瘦削的孩子,皮肤黝黑,个子矮小,但眼眸却很亮:“是个有福气的。”老王笑开了花:“狗剩,你照看着,阿爹和这位爷聊两句。”

“好嘞。”狗剩连忙应道,麻溜地干着活。

“公子,这些年过的如何?”老王在他对面坐下。

“还凑合。”江烛道:“几年没回来了,宜顾城经历了什么?”

“哎,幸好你不在。”老王叹息一声,脸上浮现悲痛之色:“这三年发生的事情,真不是人过的,这宜顾城,换了三波主人。”

“三波?”江烛眉头一皱:“详细说说。”

“自公子走后,没多久,流民冲了进来,烧杀抢掠,死了不少人。

远处那云梦酒馆的掌柜,和他的女儿,杀了不少人,才震慑了流民,让他们有所收创…”

“流民走了,军队来了,本以为太平了,可那军队比流民更过分。”

老王愤恨,诅咒着那些流民和那一批军队:“好在,后来江万宁将军来了,城内好了点……”江万宁没有抢掠,而是带领军队种地,给百姓分粮,让宜顾城的人勉强渡过难关。

当然,这粮是要还的,种地还,从来年的粮食扣。

为了活命,百姓们只能种地。

“粮食已经收上来了,虽然无法还清,但将军是个好人,没有利息,继续来年还。”

提到江万宁,老王眼神明亮,满是敬意:“将军说,等还完了粮,只需要交三成税,地也是我们的了。”

“你也种地了?”江烛问道。

“种了,不种得饿死,外面的地也不能荒着。”老王面露忧色:“只是不知道,这位将军,还能在宜顾城待多久,真怕他离开。”

“离开?调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