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主动抬价的常山客户(1 / 2)

刚给“张安教育”的业务骨干打完鸡血训完话,张大安转头又马不停蹄给暨阳长江大桥交了过桥费,因为这阵子“小状元”系列正处于一个井喷期。

跟“张安健康”那边需要克制不同,“张安食品”这里是全面扩大产能,背后有沙洲市的大力扶持,这股东风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把握住的。

本乡本土的优势过个十几二十年,那不能说是荡然无存,也基本算得上是微不可查。

原因倒也简单,营商环境水平在加速提高,反馈在工商业竞争上,就是相对来说给人的感觉就是要公平一点。

公平,就是对本地人优势的一种削弱。

张大安肯定是要抓紧时间,把这个优势提前吃干抹净。

“老板,燕赵省的常山市糖烟酒公司,想要一百车的货,价格涨三分。”

“涨三分?想要插队?”

“广告已经到农村了,‘小状元QQ糖’销路特别好。常山市糖烟酒公司还想拿个省代,不过没敢直接过来,先问了我们京城的副食品公司有没有跟我们联系。”

“卧槽……”

知道常山市的官见了“京爷”就会怂,但怂成这样……没必要吧。

做生意而已。

再者说了,常山市好歹是省城,拿个省代不是很合理的事情吗?

就算不是常山市糖烟酒公司,也可以是常山市别的“有力人士”啊。

至于这样嘛。

老家河东省的尉迟德倒是见怪不怪,撇嘴道:“跟我们晋阳一样,卖煤也得看人脸色。”

“这话你也就跟我说说,出去我能说,你不能,别犯傻。”

难怪只能是副教授,一点觉悟都没有,动不动就有怨念就狗叫,还像一个优秀的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吗?

以前一个月两千块钱还是给的太多,去个零就老实了。

如今年入百万的尉迟德也是颇为得意,偶尔去太湖轻工大学串门,也不再憋着忍着,有什么说什么。

人到中年,想要发泄的东西多了去了。

以前是没机会,现在不一样,尉迟德感觉自己已然非比寻常,跟着老板混,嗓门可以大,腰杆可以硬!

“老板放心,我以后注意。”

“我说说的,你还当真了啊。说了怎么了?怕他们来咬人?”

“……”

张大安根本不慌,他连京城卫视的人都得罪了,还差一家两家的牛逼单位?

不存在的事情。

“一百车的货呢,分批给。”

“啊?会不会太多了?差不多三十分之一的产量。”

“新生产线老郁已经图纸弄得差不多了,零部件都是现成的,直接从中吴市拆过来。主体是中吴市前几年从西班牙引进的糖果生产线,我们改造成自动化橡皮糖生产线的难度不高。宽裕一点,一个月安装,一个月调试加试生产,第三个月就可以爬产能。”

“那还要招工?”

“本来就是多招的,现在的轮岗培训,就是为了春节期间冲一下销量。我们不需要让财报好看的,所以你们这种高级技术人员,可以放心大胆地优化产线。”

现在“张安食品厂”连爆到三千吨的产能都很艰难,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是国内前三的单一橡皮糖生产厂。

且营收规模可以达到惊人的一亿五千万。

一线工人工资开到一千八,“张安食品厂”反映在劳务支出上,那也是低得很,附加值主要就是因为“小状元”的广告是张大安亲自出镜。

带娃的村里老头儿掏个五毛钱给孙子孙女买一包“聪明糖”,也不是什么天塌了的事情,三个啤酒瓶换一包糖,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讨口彩,文理兼修的高考状元,蹭蹭“文气”也挺好。

也就是张大安没整出逆天的三连高考状元,否则高低有老头儿老太给他封个“考神”。

山野淫祀,总有这样的奇葩。

“小状元系列”成了大爆款之后,想要洽谈省代的单位和个人多不胜数,在江口省省内,张大安还不缺渠道,但在省外,那肯定还是需要跟“有力人士”合作。

尉迟德提到的常山市糖烟酒公司,其实也算是“有力人士”的范畴,只是没有“京爷”那么有力。

当然也就燕赵省有这种奇葩情况,其余省市都不存在。

常山市糖烟酒公司有一个副总是专门负责料酒的,他以前采购的料酒有四个供应商,一家是河东省晋阳市的老酒厂,一家是齐鲁省的老酒厂,一家是浙水省的,最后一家就是江口省的。

这江口省的供应商,恰好就是沙洲市黄酒厂,有专门的料酒车间对接。

现在就是通过这个副总提前沟通一下,当然沙洲市黄酒厂在张大安这里屁面子没有,所以还得倒两手。

关系找关系,求神拜佛就是这么点事情。

什么叫有关系?

能把自己的资源拿出去送到对方手里的门路,就叫关系。

常山市糖烟酒公司现在就是想要多给张大安三分钱,然后大家坐下来一起吃个烧烤啥的。

当然了,大过年的,也不是不能送个两盒“驴肉焖子”走动走动。

张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