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他李艺区区监门将军之子(1 / 2)

说干就干。

阎立本当即在府库圈出一块地域出来,并且将这件事情让人上报给了李世民。

不多时,东宫内正焦头烂额的李世民,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劄子,盖了印章,让传话的人带回去。

“阎立本这厮,不去工部就职,怎的还在秦王府内?”

得知是阎立本的劄子,房玄龄有些疑惑道。

“说是要造什么新的农具,也不知是哪来的突发奇想。”李世民失笑,随即摆了摆手不愿意再说此事。

“还是说说李艺吧,药师已经前往泾州了,可那边还未传来李艺的回信,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这才是李世民现在最担心的,若是李艺发现了什么异常,当即举兵谋反,以现在长安城的兵力,可抵挡不住泾州大军。

更不要说,消息传到突厥,颉利很有可能立刻举兵南下。

房玄龄闻言,摇了摇头。

“殿下可放心,长安城内四门封锁,这几日许进不许出,绝无可能有消息泄露。”

他说的有些绝对了。

坐在他对面的杜如晦的神色也不太好看。

“那些人呢?”

他没有说明是谁,但在座的几位心里都清楚,他说的那些人,是指关陇。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投向最前方的宇文士及。

如今的朝廷上,他便是那些人的代言人之一。

而随着李世民成为太子后,像裴寂这些人都已经被那些人抛弃了。

转而投向了宇文士及与萧瑀。

今日萧瑀不在,所以他们才会去询问宇文士及。

“侍中?”

李世民看向他。

宇文士及抿了一口茶汤,感受着花椒在口腔中爆发的酥麻,他抖了抖精神,笑着向李世民看去。

“殿下安心,他李艺区区一监门将军之子,当年起事也只敢称一州之总管,如此气短无志之人,不会有人为他冒险。”

宇文士及所谓的监门将军,指的是罗艺的父亲罗荣,不过只是一个正四品的武官。

后面那句话说的是李艺当年起事,占据幽州涿郡后,自称幽州总管之事。

他说这些就是让李世民安心。

那些人不会支持李艺,所以更不会向他通风报信。

如果在外头领兵的是五姓七望,或者是关陇的某个势力,那才需要担心一二。

“还是尽快解决的话,以免生变。”李世民揉着额头,只觉得头疼不已。

他倒不是担心会对付不了李艺。

而是在他刚刚成为太子,便有人谋反,此事传出去,必定会影响他的声名。

看他烦恼,殿内众人都不由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只见房玄龄出班,拜道。

“殿下,不如以陛下名义传旨,加封李艺,并令他火速回长安,辅佐太子登基?”

“这……”

“殿下,臣附议。”杜如晦也站了出来,说道:“李艺此人,利欲熏心,若是知道陛下有禅让之意,定然迫切要得到从龙之功,他虽是燕王,可他想得到的不仅仅是燕王的虚名。”

“殿下亦可在旨意上,写明事成之后,可裂土封王,但此旨不可经过门下省,应当是秘旨,以免时候损了殿下之名。”

房谋杜断。

当初在秦王府内商议事务之时,也多是如此。

其余众人纷纷看向李世民,见他有赞许之色,纷纷出班附议。

李世民见状,长叹一声,十分“无奈”的同意了。

“李艺终究是功臣,到了长安后,莫要亏待了。”

“是。”

众人应声,他嘴角也不禁上扬几分,但很快他又迟疑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一向希望表现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竟然还坐在那不动声色。

难不成此事还有龃龉?

“辅机?”

李世民叫了他一声,他竟然都没反应过来。

众人目光都不由看向了他,直到李世民叫了三声后,他才猛然回神,慌忙的出列向着他告罪。

“臣殿前失仪,还望殿下恕罪。”

看他慌乱的模样,殿内的众人都不禁哄堂大笑了起来。

李世民指着他,笑的前仰后合:“好你个辅机啊,到底在想什么,竟然如此无状,可是觉得方才玄龄和克明所言有弊?”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房玄龄和杜如晦。

他刚才根本没有听他们二人在说什么,哪里有什么意见。

摇了摇头,他拜道:“启禀殿下,臣刚才是在想阎立本方才递上来的劄子。”

“嗯?”

此时别说是殿内的其他人了,就连李世民都糊涂了。

方才他们在谈论李艺的事,你居然在想阎立本那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世民蹙眉,感觉长孙无忌有些荒唐了。

可还没等他质问,只听长孙无忌解释道:“殿下莫非是忘了,温禾可还在府内,之前那蒸馏器便是他所想的,让阎立本痴迷了许久。”

闻言,李世民神情顿时一怔。

是啊!

孤怎么把他给忘了。

“立刻准备马车,本宫要回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