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矩阵流量发酵,张扬重回美国纽约(1 / 5)

张扬看了眼简报下方的评论,脑海闪过四个字…

人声鼎沸!

牛市趋势来临时,往往是带着质疑往上走的。

如果所有股民都觉得接下来还能涨,甚至连街边卖菜阿姨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说明情绪已然抵达顶峰,危险正在悄然来临。

股市明面上是投资市场,鼓励价值投资,与公司共同成长,但它同样是博弈市场,充斥资金和人性的双重博弈,说句“合法资金盘”完全不为过。

因为无论是股市还是资金盘,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一棒往往会承受巨额亏损。

“越来越近了。”

张扬喃喃自语。

他很清楚股市是场什么游戏,也知道每一轮牛市的收割者和韭菜到底是谁。

既然趋势无法改变,他只能选择独善其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16号中午的最新消息,德国MAN集团以60.48亿港元的总价格,购入了华国重汽25%股份,并享有25%+1股权,二者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

什么是25%+1股权?

简单来说就是在25%股份基础上,再加1股股权,让德国MAN集团的股权比例超过25%。出现25%+1股权条款,往往是两家公司在公司章程或监管规则明确某类事项需“75%以上表决权通过”,让持有25%+1股权方拥有一票否决权。

市场将其解读为,以市场换技术的典型样本。

针对这个事件,张扬则是发布了一篇名为《技术换市场的得与失》简要解读。

他认为从短期看,华国重汽获得了先进技术和资本支持,MAN集团则打开了中国市场,双方处于共赢的平衡点。

但如果平衡点被打破,比如说华国重汽想要摆脱MAN集团的技术依赖,就肯定会触犯到对方利益,而25%+1股权,以及背后的连带条款可能是潜在伏笔。

除此之外,今天市场还传出了多则小作文。

1,舟基集团下属金海湾船业,将借壳汇通集团上市。

2,中登公司将暂停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以防止华国建筑IP0被市场热炒。

3,平安信托将有可能成为常山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并渲染其市区土地价值高达50亿元。4,桂林三金上市首日套牢5亿元资金,炒新亏损率超六成。

市场小作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而且多数涉及到内部消息和内部数据,张扬通过公开信息检索,根本无法知晓具体情况,只能收集整理,多留一个心眼。

又简单整理了下A股消息面,张扬便通过邮箱,给财研网市场部总经理戴书翰发去邮件。

“叮咚”

正在自己独立办公室的戴书翰看见邮件弹出,而且发送者是张扬邮箱那刻,连忙点开。

[公司已拍下《巴菲特的慈善午餐》,以该主题编写推广文案,进行全网宣发造势,也可以加上阿里系背景,总投入预算是100万,开销明细交给财务审核。]

“好家伙!”

戴书翰看见邮件那刻,忍不住惊呼出声。

他完全没想到,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花了320万美元拍下《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的神秘人,居然就是自家公司老板。

320万美元啊!

可不是320万华国币!

要是他有320万美元,不,哪怕只是华国币,都可以立马躺平,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咕噜”

戴书翰咽了口唾沫,快速平复翻江倒海的内心。

随后,他走出独立办公室,找到市场运营部的文案编辑白宇哲,述说文案的具体需求,紧接着他又找到负责对接自媒体的陈绍华,让对方去商议投流细节。

自从华国于1993年12月15日和日本接通第一条海底光缆,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起,互联网在华国的影响力,以及网民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相比较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投流,互联网投流的性价比、传播速度和范围都会更广。

入夜时分,华灯初现,有关《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竞得者新闻开始在网络发酵。

《震惊!阿里巴巴5000万注资财富研究网,正式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实控人张扬到底是何方神圣?》《豪气冲天!财研网老总张扬豪掷320万美元,拍得“巴菲特的慈善午餐”!》

《沪财学霸创业?速览张扬校内经历与荣誉!》

《今日提问,已明争暗斗多年,形成红海格局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是否会因为阿里系背景的财研网入驻而再起波澜?》

《又是华国人,继段勇平、赵丹阳后,第三位华国人张扬,以320万美元,折合2185万华国币价格拍得巴菲特的慈善午餐!》

阿里系、财研网、张扬、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四个关键词,正在互联网不断发酵。

收了钱的自媒体博主,默契使用多个账号,形成流量矩阵。

什么是流量矩阵?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准确来说是简单粗暴,就是使用多个账号发布相同内容的帖子,钻平台给量规则的漏洞。

拿新浪微博举例,每一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