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皇后许平君来到承明殿,刘询一时有些意外。
“平君你怎么来了?”
放下手中竹简,笑吟吟地迎了上去。
许平君却面带忧色,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这是?”刘询连忙问道。
“听说...要打仗了?”
看着面色有些紧张的皇后,刘询顿时笑了:“这事你也听说了?不错,乌孙王后是我大汉的无忧公主,按照辈分来说,就是朕和皇后的姑祖母。”
“更何况乌孙为我大汉铁杆盟友,又有无忧公主这份联系在,加上匈奴人不安好心,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但我听说足足征召了十五万大军....,”
“谁告诉你的?“刘询猛地抬头,脸色瞬间变的极为难看。
要知道朝廷征召多少将士,也就有数的几位大臣知道,最多也就是少府和大司农的官员知道的多些,其他官员根本不可能知道具体数字。
再说他也不是傻子,也别以为匈奴人就是白痴。
汉匈两国相交相杀这么多年,从高祖那会儿就是对手,这么些年怎么可能在长安没有探子?他更是三令五申,不得将朝议结果泄露,他自己都没有对任何一个女人说过,那皇后是怎么知道的?“夫君. . ..有什么不对吗?”
看着一脸茫然的许平君,刘询暗叹一声,在这凶险的宫中,要不是自己护着,怕是..…
“没事的,你告诉朕是谁告诉你的?”刘询拉着她的手温声道。
许平君也没有隐瞒,直接道:“是听宫中宫女们说的,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宫女?
刘询一愣,随即有些懊恼。
他只盯着外面了,却怎么把宫中这些人给忘了?
想到这里他道:“你先回去,朕还有点事情要处理,晚点去看你和孩子!”
许平君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她此时也意识到了不对。
看到许平君离开,刘询有些黯然,他不知道将她放在皇后的位置上对不对,宫中的斗争有时候并不亚于朝堂之争,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应付的来?
虽然自己在其身边放着张氏,但这样能防得住吗?
“弘恭!”
一直在外等候的弘恭低头进来,刘询直接道:“你去查查皇后身边的宫女宦官,到底是谁在多嘴?军国大事竞然敢随意传播,朕看你这个黄门令是做到头了。”
没错,弘恭现在就是皇宫的管家黄门令。
“陛下息怒,奴婢这就去查!”
弘恭此时满头冷汗,他很少见到陛下发火,看到天子那冷冷的眼神,顿时一个激灵,刚到嘴边辩解的话都咽了下去。
“最好如此,要是查不出来,你就回到掖庭继续当你的值吧!”
“滚!”
弘恭连爬带滚地走了,刘询坐于御案后手指敲击着。
宫中还是出了漏子,难道是自己太仁慈了不成?想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弘恭离了承明殿,叫来已经升为小黄门的石显。
“你立即去椒房殿好好查查皇后身边的宫女宦官,看看到底是谁在乱嚼舌根,他奶奶的,嘴都管不住,咱家替他来管!”
弘恭脸上满是狠厉,别看他在外面人五人六的,就算是九卿见到自己都不敢怠慢。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自己是天子的近臣?
今日天子的神色自己可都看见了,这是触及到天子的底线了,自家都没打扫干净,这让天子如何安心?当初被赶出宫中的那些人,是有人受到了好处,也有人成婚生子。
但没几个知道那些当年服侍过孝昭皇帝,以及在宫中吃里扒外的那些人去了哪里。
但他可知道的清清楚楚,并且还是自己亲自去办的。
人?呵呵,早就没了。
身为皇家奴婢,竟然吃里扒外?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不管哪个皇帝都不会容忍。
“另外再去查查这几日在白虎殿伺候的宫女太监,咱家倒是要看看是谁管不住自己的嘴!”石显点头没有多说,直接就出去了,这事他熟的很。
很快,傍晚时分弘恭带领石显来到承明殿,只是看到天子正在处理政事也就没敢打扰,只是低头在一旁等候。
直到半个时辰后,只听上首传来声音。
“如何了?”
刘询手中的事情没有停下,就像是随后问问而已。
但弘恭可不这么认为,并且头更低了。
“回禀陛下,已经查清楚了,是皇后宫中一宫女听一禁军士卒说的... ...那军士无意间接触过朝廷文书,这. . ..”
砰~
刘询重重扔下竹简,就这么看着弘恭,直到片刻后才幽幽道:“朕的后宫怎么就成了市井?什么时候宫女可以随意见禁卫士卒了?”
“陛下恕罪,此事是奴婢疏忽,还请陛下恕罪!”
弘恭不敢有任何辩解,直接跪倒在地,一旁的石显也被吓了一跳,不是说陛下温和吗?怎么这么吓人?刘询没有说话,而是挥了挥手。
“此事你自己去处理,要是处理不了,这黄门令你就不要做了。”
“是,陛下,奴婢必然不会让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