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会试之艰难(1 / 2)

各省的乡试也许和会试差的很多。

但是神都的乡试和会试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刻下来的。

都是在贡院,点主考官的流程等和乡试也都相似。

最大的差距就是会试的监察力度会更大些。

正值二月,春寒料峭。

全国各地的应试举人齐聚神都。

会试还有一点和乡试不同,会试取士没有定额。

一般来讲,考的人多,取的人就多。考的人少,取的人就少。

有了上次的经验,贾环的考篮里早就准备好了吃食。

“娘,姐姐,我走了。”

赵姨娘鬓角的头发在空中飞舞。

她眉毛微皱,对着贾环担忧道:“就是没考好也不要紧,别逞强,平安回来就好。娘盼着你回来。”贾环点了点头。

探春看着贾环,神情复杂。

在她印象中,贾环似乎还是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如今却已经需要她仰头看了。

她说的话和赵姨娘截然相反:“考的不好就别回来了。”

贾环笑着点了点头。

探春拍了拍贾环的后背,声音哽咽的对着贾环道:“快走吧!!别耽误了时间。”

贾环出了东大院。

他呼出一口气,白雾缭绕。

荣国府后院的小径静悄悄。

贾环紧了紧手上厚实的袖套。

他来到后门。

林黛玉、薛宝钗等女眷都在此处。

不仅如此,贾赦也在。

但贾政不在。

贾赦看着贾环,眼皮放低,盯着自己的脚尖,自嘲的笑笑。

随后抬起头,拍了拍贾环的肩膀,对他道:“我比你这个年纪稍大一些的时候,东府的敬老爷经常跟我说”

他话还没说完,贾环便道:“进士好考。”

贾赦道:“是了。

咱们这样的人家,还不至于悬全命于一试。

环哥儿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

众人见大老爷都这么说,纷纷附和起来。

邢夫人中间插话道:“老祖宗担忧了半夜才睡,早上没起来,想睡个懒觉。说等着环哥好消息。”贾环笑着应下,一一辞别,出了后门,马车门前,站着的是鸳鸯。

鸳鸯孤零零的站在车门旁,她的对面,是门内的一众贾家人。

她拉着贾环的手,看着贾环的眼睛,仿佛是在看充满活力的朝阳。

她从来不和任何院子私交过密,不似袭人一般八面玲珑、考虑将来,也没有晴雯的精明娇横、经营眼刖。

在原本中,贾赦欲强纳她,她甚至做好了出家的准备,也不愿离开贾母身边。

她在这贾家的立身之本,是对贾母这个人,近似孤独的忠诚。

她轻启朱唇,声音平淡,但那张脸,却带着一种希冀:“老祖宗说等你好消息。就算不是榜首给你加例银。”

贾环微微颔首,笑道:“我知道了。我还不一定能考下来呢。等着回来再说。”

鸳鸯点了点头。

马鞭抽响,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击碎后街的安静。

初春的早晨还有些寒冷,新燕掠过神都灰蒙蒙的天空之时,鸳鸯越过众人,默默的转身向着贾母院里而去。

正如贾环默默的向着贡院而去。

贡院门前大街,早有早餐摊支起来。笼屉打开,飘出白雾。

再往里进,则是停放马车的地方。

贾环下了车,只见贡院门前已经排起了队伍。队伍上空飘着各人呼出的白雾。

聚举国之英才,考数人之功名。

贾环提着考篮,拿着举人执照。

一路排着队到了贡院门口。

贡院门口搜检的搜检士兵,贾环看着眼熟。

但是这次搜检士兵却没和贾环打招呼。

当然,也没为难贾环,翻了翻他的考篮,又让他脱了袖套,跟着解开衣服,里外翻看,确认无误后,给贾环放了进去。

贾环取了自己号票,循着找去。

果然,还是上次的位置,周围都是国子监的恩监生们。

他来到自己的号房,依旧是两块木板,横着坐,竖着躺。

贾环摩挲着木板。

经历过乡试,经历过国子监数次月考,此时坐在这里,他心中反而没有当时乡试的阴郁之感。熟悉的感觉传来。

虽然和上次相比,还多了寒冷这一艰难,但他的心里却反而有些兴奋。

他再次闭目养神。

和上次乡试一样,发下蜡烛和炭盆,宣读考试规制。

这次不用他们自己取水了,而是由差役帮忙取水。

发下试卷,锁好号门。

会试正式开始。

贾环磨好墨。

【八股精通】+【文心雕龙】,这次的主考官他并不熟悉,只是听说喜欢古文。

有八股精通,他并不担心考官不给过的事情,会试的排名,前十名需要皇帝来定。

贾环熟悉皇帝的喜好,这就够了。

他开始下笔。

由于对于主考官的不熟悉,他的【文心雕龙】耗费了大量的体力。

没多久,他便感到腹中饥饿,硬是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