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水匪(1 / 2)

贾母道:“姨太太跟着环哥儿一起走,我也就放心了。他们年轻人办事,我这老的要是总记挂着,反而添乱。

还得是姨太太熟悉着南北水路,路上各处打点。也好等到扬州,再让我那女婿接下。”

薛姨妈像是没听到贾母的讽刺似的,笑着答应了下来,转头对着薛宝钗和薛宝琴道:“你俩去帮着林姑娘收拾收拾去。”

贾母暗自白了一眼薛姨妈,看向了贾环:“我给你点几个伶俐的仆人和丫鬟跟着一起吧。”贾环应下。

贾母起身,由鸳鸯扶着,走到林黛玉旁边,不在意林黛玉身旁薛宝钗等人:“走吧孙女,我去帮你看看行李。”

众人簇拥着贾母和林黛玉离开。

王熙凤跟在后面,丹凤眼留在贾环身上。

贾环望回去,她又别过头去。

贾环上前,王熙凤不正眼看着贾环:“环兄弟主意越发的正了,那翰林院也是说请假就请假。之后众人来往,你说我们怎么接?”

贾环笑道:“还得仰赖嫂子辛苦。”

王熙凤听到贾环这话,压着翘起来的嘴角,心尖仿佛被掐出蜜一般软了语气:“你路上多小心。”王熙凤这才转过头正眼好好的瞧了贾环一阵,不舍的叹道:“唉,你呀,要走怎么也不说一声。”说罢,她也不给贾环回答的功夫,转过身子,跟上了贾母。

另外探春三人,则是和贾环一起回了东大院。

赵姨娘得知贾环要南下扬州,眼看着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儿啊,你什么时候回来?”

贾环安抚道:“快的话,一个月,再迟怎么两个月也回来了。”

赵姨娘抹了一把眼泪,双手把着贾环肩膀,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迎春、惜春等,上前安抚她。

探春则是来到贾环身边,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找到袭人、晴雯:“环弟弟衣服在哪,我去给他包了。”袭人和晴雯知道贾环这是非走不可了,一个个低沉着脑袋,和探春收拾行李去了。

贾环和迎春、惜春安抚好了赵姨娘,进了里屋,袭人、晴雯正给贾环包衣服。

探春则是一样样点着,路上用的药、胰皂、手帕,银两等等。

贾环劝道:“横竖就路上几天,等到了扬州,姑父肯定会帮着办些的。”

探春道:“那也多准备准备,别灰头土脸的过去,倒像是投靠的亲戚了。”

贾环笑着看向探春,知道她暗讽薛姨妈,探春一边笑着,一边给贾环收拾包裹。

另外一边,贾母帮着林黛玉一样样的准备好,还有给林如海的礼物等。

梨香院里,薛姨妈则是和薛宝钗、薛宝琴收拾东西。

既至第二天,行李装点完毕,贾母点仆人丫鬟,又派人雇船,一样样的都安排妥当。

那薛蟠整日流连神都,知道母亲不过去个把月,也就不同去了。

临走前,宝玉还来看了看贾环。

到第三日,众人已上了马车,一路到通州码头,乘上了船。

船分四艘,其一贾环,其二林黛玉,其三薛姨妈一家,其四则是仆人们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沿水路南下扬州。

及至中途,河道修缮,前面堵了不少的船。

众人商议,薛姨妈道:“这定安县官道修缮,在这等着,不知道还要多少天。我知道有个旁流,能绕一圈再回主道上。

不如走那个?”

有老仆问道:“那里不是说有水患吗?”

薛姨妈道:“我之前走了两次,都没遇见水匪,想来平安县应该已经剿匪剿完了。”

林黛玉见父心切:“那就听姨妈的。”

众人绕道而行,到了傍晚,众人正向着不远处渡口停去,只见远处飘来一小船。

贾环坐在船头,望着飘来的小船,手已经摸上甲板上藏着的强弓。

他看了看周围,天气干燥,视野良好。

若是这船靠近半途掉头而走,他立马射火箭。

然而那船却没有掉头,而是一直向着这边靠近。

最终,贾环这边四船,和那一船同时停泊在渡口。

贾环吩咐小厮暂且别动,他腰间挎着刀,走下了船。

只见过来的船上下来了一个僧人,神莹内敛,见到贾环,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贾环并不行礼,双手自然垂下:“大师自何处来,哪座宝刹修行?敢问法号?”

“公子,贫僧自苏州玄墓山蟠香寺而来,法号演彻,欲往神都而去。”

就这时,薛姨妈下了船,惊讶道:“演彻大师!”

演彻也看到了薛姨妈:“薛施主。”

贾环问道:“姨妈,你们认识?”

薛姨妈点头道:“认识,之前去苏州蟠香寺的时候和演彻大师聊过。”

演彻见到几人脸上依旧无悲无喜,趁此行礼道:“不知公子是否愿意布施一二。”

说罢,他从袖里掏出一个钵来。

跟着,站在原地为贾环等人祈福。

原来是过来化缘的,贾环的手这才从刀旁离开,给演彻行佛礼,拿了几个饼子和一些酱菜,放在演彻钵中。

“阿弥陀佛,善哉施主,功德无量。贫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