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朝廷大震(1 / 2)

“什么?贾环回不来了?!”

养心殿内,乾朝皇帝抽出剑,对着书案砍去。

“那你们回来做什么?!”

赵达的头磕在地上,和金砖碰撞,发出金铁的声音。

“臣,罪该万死!”

皇帝久疏锻炼,用剑砍书案,没砍断,剑还卡在的书案角上。

他拔了好几次才拔出来。

他拔出剑,坐回龙椅上。

“你们是被绑回来的?”

“这贾环给金王灌了什么迷魂汤?”

“贾翰林一心为国,不敢有损我朝国威……”

赵达便将贾环马场截箭之事讲给了皇帝。

皇帝听罢,反而笑出声来。

“唉”

笑完,他长叹了一口气,看向了戴权,颇为好笑道:“这出使的使者,太差了不行,太好了也不行……戴权平日没少收贾环的礼,此时跟着说好话道:“贾翰林这是第一次出使,他又是最忠心陛下的。他在金国,不敢有一点做的不好。都是竭尽全力去维护国体。

他本就才华横溢,那金王行事向来蛮横,留下贾翰林,也不算意外。”

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心头怒火已经下去七分。

跟着他问赵达道:“贾环还跟你说什么了?”

“贾翰林嘱咐微臣,微臣回来的快,他回来的也就快,还说假如能把兵往山海关调动的话,他自然就能回来。”

皇帝笑骂道:“臭小子,朕的兵,他还要调上了。他就这么跟你说的?”

“不是,原句是,回去后,一定跟陛下禀明情况。

他在金国稍微多待一些日子就回去。

到时候,记得多带一些人来接他。”

皇帝眼睛瞥了一眼赵达,没理他。

赵达把脑袋压的更低了。

半晌后,皇帝才道:“我记得南军的百人跟着贾环一起去了?”

赵达道:“贾翰林把他们留下了,金王还不知道这件事。”

“他倒想的周全。”

皇帝对戴权道:“叫严阁老来!叫严阁老来!”

戴权到内阁找来了严阁老。

“阁老,具体什么事,戴权已经跟你说了吧。”

“回陛下,臣已知道了。”

“说吧,你觉得该怎么办。”

“以微臣之见,现在最要紧之事,是压下消息,安抚贾家。

而贾翰林那边,我们可以静观其变。我想金王之后一定会写信解释一番。

暂时贾翰林没有危险,金王那边也不会害贾翰林。

如果过了金王约定的期限,贾翰林还未回国,我们再调兵山海关也来得及。”

赵达连忙道:“陛下,不可啊,若是我们静观其变,只怕到时候寒了贾翰林的心!

若贾翰林真的投金了,岂不是此消彼长?”

皇帝看向严阁老,严阁老苍老的眼神也在看向皇帝。

皇帝问策,而严阁老则是用另外一个问题,回答了皇帝。

那就是贾环在他心里到底有多大地位。

如果真的现在就立刻调兵山海关的话,严阁老有理由相信,贾环就是陛下的私生子。

皇帝道:“去叫贾政、贾家老夫人来。来人啊。”

“在。”

“去问问皇后,我记得贾家有个姑娘在宫里,也一并叫过来。”

赵达见皇帝心思已定,有些急切,正要劝谏。

却看见戴权给他使了眼色。

他便忍了下来。

待严阁老离去,皇帝对着赵达道:“你少耍小心思,朕现在腾不出手来收拾你。等到事情了了,朕再治你的罪。

回去吧。”

赵达出了养心殿。

却发现严阁老正在外面等着他。

严阁老年逾古稀,赵达快两步上前搀扶:“严阁老。”

“赵将军啊,我只知道你救贾翰林心切。但我们想到的,陛下都一定想到了。

我们只需老实办事即可。”

“多谢严阁老提点。”

这边赵达离开,后宫那边宫女带来了贾元春,户部来了贾政,贾母来的最晚。

三人彼此看见,心中都有些惊奇。

贾母领头,进了养心殿,恭敬叩首拜见。

“起来吧。”

“臣谢陛下圣恩。”

皇帝又道:“给老夫人赐个绣墩。”

戴权亲自取了一个绣墩,对着贾母道:“来,老太君请。”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应下。

皇帝道:“朕找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要说……

你们不必担心,那百人都是都是南军精锐,金王不日该会来信,朕欲先观金王之信,再做打算。朕给贾女史批几天假,先回去陪陪老夫人。也不急,之后什么时候想回宫里随时都可以。”贾母听闻皇帝讲述的时候,身形微微的摇晃了一下,有那么一瞬间,她的脸色极其苍白。

乃至戴权都不忍心去看。

待皇帝谕毕,她甚至没立刻答话,而是沉默了那么一两秒。

跟着,她才低沉、有力道:

“臣妇,叩谢天恩!

圣上隆恩浩荡,体恤臣下至此,竟允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