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
两名太监手捧紫檀木托盘,上覆明黄绸缎,从殿内向着丹陛走去。
赵朴站在丹陛一旁,眼睛闪着光,看着丹陛上的景象。
贾环起身,太监跪下,将托盘高举过头顶。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贾环的身上。
托盘的上面是正式朝服冠冕。
冠冕前的,正是用锦绣盒子包的国公大印,和用金匮装着的丹书铁券。
此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
整个神都挣脱了转瞬的晚春,迎来了明朗的初夏。
一只飞鹰击过上空,发出尖啸。
这声鹰鸣在丹陛之上是很突兀的。
众人都被这一声鹰鸣吸引。
那鹰在辅和殿上空盘旋着,不多时,竟然落在了辅和殿上面。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有说是天有异象,贾环是天赐良臣。
还有人说这是噩兆,国朝将有鹰犬。
贾环想了想,放出了自己的九只信鸽,跟着分列在那只鹰前面。
“咕咕。”
“咕咕咕。”
贾环仔细盯着那鹰看了一会,他唯一认识的,稍微会一点训鸟的只有阿金。
阿金会熬鹰,驯化海东青。
但他已经很久不做了。
这鹰不是贾环安排的,贾环心想如果不是巧合的话,莫非是陛下托阿金安排的。
贾环一时也没想明白,只能用自己的九只信鸽,赶紧营造祥瑞之相。
此时辅和殿里的皇帝见外面的授爵停下,疑惑问道:“出什么事了?”
戴权看着站在外面狂写的史官,对着皇帝道:“回陛下,辅和殿上面停了一只鹰。”
“鹰?”
皇帝起身,锦衣卫护在身边,走出辅和殿,去看这异象。
皇帝来到外面,身旁黄罗伞盖跟着,王公大臣并贾环等人整齐跪下。
皇帝来到丹陛上,抬头望向辅和殿上,还真有一只鹰。
但有一只鹰不算稀奇,更稀奇的是正有九只鸽子停在鹰前面。
恰如此时王公大臣对着皇帝。
那鹰扑打翅膀,尖啸三声,消失在天际。
跟着,贾环操纵九只信鸽,让它们四散分开,到辅和殿各处去叼东西。
晶莹的小石块,落在地上的绣线、殿里装饰用的金叶……
各色东西,一共叼了九样,飞到皇帝的面前。
众人看着这景象,也是啧啧称奇。
那鸽子落在皇帝前面:“咕咕,咕咕。”
皇帝伸出手,它们便分别落在皇帝手上,将嘴里的东西献给他。
皇帝得了一样东西,就赶紧交给身旁的太监。
这九只鸽子每次交一样东西就飞走消失。
最终身旁的太监一共收了九样物件。
从随处可见的石头,到辅和殿的金叶,无所不包。
皇帝眯了眯眼睛,转头看向贾环。
你的鸽子?
贾环也看向皇帝。
你的老鹰?
君臣二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样的询问。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了。
这真是祥瑞!
皇帝看着身旁太监用盘子盛的九样东西,对太监道:“去,收好。
等着问钦天监、礼部、翰林院,先让他们看看,这到底是何意。”
皇帝看着贾环,来到贾环身前。
皇帝从太监手里接过紫檀木托盘。
贾环赶紧垂首,双手举过头顶。
皇帝亲自将托盘交给贾环。
“贾卿。”
“臣在。”
“望卿永秉忠贞,不二尔心。”
“臣必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皇帝将托盘交给了贾环。
赵朴在一旁对着鸿胪寺官员颔首。
鸿胪寺官员唱礼。
礼毕,乐部奏乐再变。
皇帝回到辅和殿内,起驾回宫。
贾环留在丹陛之上,跪送皇帝回宫。
王公大臣按顺序退场。
此时,赵朴领着礼部官员过来:“定国公。”
“赵部堂。”
二人相视一笑。
赵朴指着身旁的礼部官员,对着贾环道:“定国公将大印等交予李员外即可。李员外可先一步将其送回荣国府。”
“那就有劳李员外了。”
李员外恭敬收下,连忙俯身道:“国公爷折煞卑职了。”
李员外先行一步,赵朴伸出手,对着贾环道:“定国公,请。”
“赵部堂,请。”
赵朴和贾环一起沿着丹陛向下。
看的那些曾经弹劾赵朴的人直咬牙。
赵朴对着贾环道:“景尚书的辞呈已经递到了内阁。
最近各位阁老一直忙活着册封大典,暂时没得空收辞呈。”
贾环记得没看见景尚书过来。
他想了想,发现不仅景尚书。
按理说,太上皇也该对远征将士表示表示,却没表示。
跟着他问道:“上皇近日身子还硬朗?”
赵朴看着贾环,笑了。
“上皇最近身体偶感不适,陛下时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