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哪里不知道王熙凤意思,给贾琏一个眼神道:“放心吧,哥哥、嫂子。
若是登州那边缺了人手,我一定立即来找二哥。”
贾琏连忙起身敬酒。
王熙凤对着巧姐道:“还不快多谢你三叔!”
“三叔!三叔!”
巧姐在平儿怀里,一直往贾环的方向用力。
这几天她待在贾环家里,和贾环很是亲近。
没事就要贾环来抱。
贾环接了过来。
“巧姐儿,巧姐儿……”
贾环每念一遍巧姐儿的名字,她就哈哈直乐。
逗弄了一会巧姐,已开始上夜。
众人喝至尽兴。
贾环派人给贾琏一家送了回去,约定好了过几天再把巧姐接过来。
又派人准备给妙玉接过来。
这边给刘姥姥准备的礼物也都备好了。
丫鬟们收拾餐桌。
当然,也没忘了刘姥姥那边。
晚上,贾环回到后院。
林黛玉拉着秦可卿和薛宝钗,对着贾环道:
“晚上和凤姐姐吃酒,听她说,她们现在的日子太艰难了些。
我想这不若再拿出来二十亩的田额,让凤姐姐找良田经营。
最后五五分?”
贾环颔首应下。
贾环对林黛玉道:“那个板儿是个懂事的,我明日跟他们说一声。
若是实在吃不上饭了,或者不想在村里待了。
我想把老吴大爷家那三亩地给他们管着试试。”
林黛玉点头道:“我晓得。”
各自商定罢。
第二天一早,丫鬟们给刘姥姥又上了早饭,她和板儿一起吃个饱。
贾环带着管家出来送别刘姥姥。
阿桂知道姥姥不识字,一样样的跟姥姥嘱咐着。
“之前答应的两车粮,由国公爷的人送着,到了村里他们再回来。
这是四季两套衣裳,还有些药丸、药材。
这些是姥姥的盘缠,压车用的,这些姥姥贴身带着,路上打点……”
姥姥连连点头道:
“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
一旁的丫鬟劝道:“姥姥,你就收下吧,都是国公爷的意思。”
阿桂一边说着,一边给姥姥装车。
不多时,贾环出来了。
刘姥姥见到贾环,连忙跪下磕头。
“给国公爷请安,等老身回了村里,一定天天给国公爷烧香祈福!”
贾环摆了摆手,没有理会刘姥姥。
而是抱起了板儿。
“你是不是想学射箭?”
板儿连连点头。
贾环对板儿道:“从你村里到我府上的路,你都记下了么?”
板儿摇了摇头。
贾环对他道:“那你回去之后可要记下。
将来肚子饿了,或者不想在村里待着了,就来神都找我。
我教你射箭,你帮我看着田庄。”
“我不要看田庄,我不要种地!
我要跟贾武库上战场!”
刘姥姥听闻此语,脸色大变,连忙骂道:“说什么呢!”
贾环依旧没管刘姥姥,对着板儿道:“你长大了。
将来的事情要自己决定。
不过有这样的道理,你若是连种地都管不好,我如何放心让你跟我冲锋呢。
是不是?”
板儿点了点头。
贾环摸了摸他的脑袋,这边阿桂取来了一张小弓。
贾环把小弓给了板儿:“拿去吧。”
“多谢贾武库!多谢贾武库!”
板儿笑着收下。
贾环这才对刘姥姥道:“姥姥,不送。”
刘姥姥笑的有些苦涩:“可不敢劳烦国公爷。”
贾环微微颔首离去,阿桂等人送走了刘姥姥。
刘姥姥看着车上摆弄小弓的板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唉”
刘姥姥对着板儿道:“你将来可得多长心眼,别死命往上冲……”
板儿像是没听见似的,全心全意的摆弄着手里的弓。
另外一边,秦可卿又给妙玉接了过来。
她按照原来荣国府同等的供奉给了妙玉。
又加了贾兰买文具的钱。
探春、赵姨娘、薛姨妈各自从定国府里领例银。
而李纨、邢岫烟,虽久在府里,秦可卿并未给下例银。
这边给王熙凤划了田额。诸事都稳妥下来。
临近过年,各地田庄、生意,开始往定国府里送。
让贾环感到意外的是,韩可也从浙江给他送了不少东西。
辽地那边的罗龙将军,也送来了礼物。
薛宝钗弄不明白还礼,去问的乌云和花江。
贾环走之后,贾敬那边再没有动静。
听贾琏说,贾敬现在已经不吃丹药了。
一车车粮食、礼物,堆满了仓库。
贾环的府里多说也就二百多号人。
那些吃不了容易坏了的,贾环先是给贾母那边送了一些。
跟着又给陈诩、毕冲、赵朴等人合着其余礼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