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墙头草,不会倒(1 / 2)

“这是赵家的管家、这是叶家的公……”

贾环一一的见过,热切的招呼。

虽不是家主亲至,但众人表面功夫倒是过的去。

待众人坐定,贾环道:

“今日环请诸位来,是为商讨辽地经营矿场、林场之事。

陛下厚恩,从国库调了大部,环跟着添了些。

剩下分成,陛下允环拿出两成,给诸位分成。

价高者得。”

贾环笑道:“矿场、林场,一成百万两起。

当然,也不是强买强卖,诸位不买也可。

只是错过了这次机遇,之后若是想再买,恐怕很是困难。”

一成一百万两,一分十万两,一厘一万两。

登州及山东各望族大户见贾环狮子大开口,都脸上尬笑。

贾环这是真把辽地当晋地了?

就算是晋地的分成,一成一百万两,也得好好考虑考虑哇。

有人问道:“敢问国公爷,这起价可能低些?

若是低些,我想也更利于国公爷经营辽地。”

贾环摇头道:“不能再降了。机会难得。

请各位好好打算。”

诸位大户们都犹豫了。

一个个互相看着,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为难之色。

显然是不愿意买贾环的分成。

倒不是说拿不出钱来。

而是说实在信不过。

可以说,假如这生意是贾环一个人单独做的,那么一成一百万两他们很是乐意去拿。

但是如果是陛下掌大部分的话,他们便犹豫了。

实在是对朝廷的信任不足。

国库没钱,便取之于民,民没钱,便取之于商。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就算有人跃跃欲试,在这凝重的氛围中,也不敢做出头鸟。

在这尴尬的寂静中,贾环仿若无人一般,开始主持询问。

众人都摇了头,甚至害怕得罪贾环,对贾环道:

“国公爷,您看,要不这分成就免了吧,我们给您捐些钱,也不要这分红。

权当为陛下尽一份力了。”

贾环像是没听见似的,依旧不断询问着。

众人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直到夕阳落下,钟声响起。

只有一家象征性的买了五厘。

其余人等,什么都没买。

夕阳的余晖打在他们的脸上,投射出阴影,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看贾环的脸。

贾环笑着道:“唉,可惜。

各位错失良机,只能之后再等机会了。”

众人还以为贾环这是给他们台阶下,在安慰他们,一时间,心里都有些意动。

贾环起身,送各人出衙门。

贾环在衙门大门前,一边送别,一边不断地叹气道:“唉,可惜,可惜……”

贾环这么一叹息,反而让他们更不好意思了。

他们本来以为贾环新官上任三把火,借着办事的名号从他们这拿钱。

没想到他们不给,贾环也没责怪。

一时间还都不好意思起来。

这些家里哪里是差钱的,见贾环性子好、好相处,不像一般官员那般高高在上。

他们大多对贾环大有改观,连忙道:“下次,下次一定。

很想资助定国公,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贾环笑着跟他们客气道:“无妨,无妨。”

待送走了众人,吴栋和贾环回了衙门内。

吴栋对着贾环道:“国公爷不必灰心,我已筹备了钱。

这就各矿场、林场,买下半成分成。”

贾环笑着对吴栋道:“这样的话,仔细算来,也足够开场了。

环之后恐怕要去锦城盯着辽地各矿场、林场开场。

环不在登州,希望吴大人早做船坞的准备。”

吴栋点头应付下,和贾环签了契。

这半成分成,都要掏空他家老底了,还建船坞?可算了吧。

贾环收了契,回府内了。

而吴栋则是回了家,吩咐人将银子送到贾环府上。

吴栋清点着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送出院子。

他的妻子骂道:“这定国公自己求不来钱,你倒是上赶着给他贴钱。

你这巡抚当的也是真窝囊,混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当上了巡抚,头上又骑了个经略!

为了给他贴钱,连我的嫁妆都送了出去。

怎么就不窝囊死你!”

吴栋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像是没听见妻子的责骂似的,神色如常。

他平静道:“我虽窝囊愚钝,但我自知。

我再如何算计,又能算计过朝堂上的各阁老部堂?

何况定国公正是被阁老举荐出的。

无论是真心举荐还是针对定国公,定国公才能毋庸置疑。

与其算计自己那点钱,还不如露个忠心。

就当积德了。

说不定将来人家发达了,从牙缝里露出来点,都够咱们吃一辈子了。”

吴栋媳妇气道:“跟着你,一天好日子也过不上。

还巡抚正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