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钳形攻势(1 / 2)

几天后,贾环书房。

门窗紧闭、地图满壁。

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勃海及高丽半岛舆图前,贾环负手而立。

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

韩信一身布衣,面容平静如井。

郑成功青衫外罩软甲,目光锐利如鹰。

阿桂肃立一旁,微微垂首,身旁摞着账本等,板儿站在他身后,睁大的眼睛里都是好奇。

另有数位彪悍营官及津门、锦城、登州三地军方、锦衣卫千户肃立两侧。

山东巡抚吴栋、津门总督则坐在下首旁听,大气不敢出。

“圣意已明。”

贾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手指重重划过舆图上高丽、百济、新罗三地。

“非击退,非惩戒。

犁庭扫穴,灭国擒王。

永绝后患。”

杀伐之气盈室。

贾环看向众人,问道:“说说你们的想法。”

韩信踏前一步,指向舆图:

“禀都督。

三国貌合神离,高丽李成旦拥兵自重,百济金昌成色厉内荏,新罗金中洁首鼠两端,倭国北条氏远隔重洋,支援有限。

其所谓盟约,一触即溃。”

他手指自喜都猛然向南划下:“我意,奉乾营为锋,自喜都高速南下。

初期不以歼敌为要,以都督辽东威名之名,震慑宵小,行驱虎吞狼之实。”

他指尖如刀,精准横向切割高丽防线:

“利用机动,迅猛穿插。

沿大同江、松花江、清川江支流切断南北讯息,令其山堡营寨成聋盲。

又都督所造火炮,使其心生恐惧。

将高丽贵族布防主力,如驱羊群,向南高丽首城柳都方向挤压。

沿途坚城,留偏师携轻炮监视威慑,制造恐慌,断其粮道。

主力直插柳都外围。

兵贵神速,乃此战命脉。

将其主力驱赶至柳都城下,聚而歼之。”

他的方略冷酷而高效,听起来天马行空,但仔细思索确有道理。

郑成功随即接口,手指点向百济、新罗海岸线:

“勃海水师主力,自登州起锚。

首要,锁海。”

他手掌如闸,猛然合拢:

“靖远级巨舰为核,彻底封锁百济、新罗所有出海口。

击沉任何敢于靠近之船,倭国援路,就此断绝。

超重舰炮齐发,将其沿岸炮台、港口、船坞,夷为平地。

至此,海路粮道打通。”

他眼中闪过锋芒:“次要,择百济西海岸薄弱处,如熊津港,强行登陆。

火铳列阵,轻炮上岸,建立桥头堡,钉入楔子,迫其分兵。”

最后,他指向大同江入海口。

“待韩将军兵临平壤,我舰队溯江而上。

以舰炮为陆师开道。援助韩将军。”

贾环听罢,眼中精光闪过。

韩信和郑成功两个人,就像一对签字,从南北将高丽半岛钳住。

韩信和郑成功都有贾环的信鸽,彼此联系迅速。

韩信接着道:“如此,我可领奉乾营辎重快马,使其沿海岸运粮。”

贾环道:“好。

驱虎吞狼,锁海钳国,正合吾意。”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战,炮兵乃决胜之重。

我即刻组建神机营,直属本督,人员由神都南军飞熊军、金骑营构成。

锦州所铸重炮、轻炮并快船,尽数集中调配。

郑将军由海向陆驱赶残敌,韩将军由北向南挤压主力。

我领神机营走勃海机动,沟通南北。

最终,神机营百炮齐聚平壤城下,一锤定音。”

他转向吴栋与津门总督,语气恳切:

“后勤命脉,系于二位。

粮秣、弹药、被服、民夫……举三省之力,优先保障。

海运为主,陆运为辅。

若有半分差池,休怪军法无情!”

两人凛然起身,躬身领命:“谨遵都督令!”

贾环目光如电射向角落的锦衣卫千户,“境内肃奸,深挖暗桩。

凡有通敌蛛丝马迹,格杀勿论。

确保大军后背,稳如磐石。”

几位千户抱拳,杀气毕露:“是。”

贾环领着阿桂和阿信二人,仔仔细细的将大战从头到尾捋顺了几遍。

乃至每日行军多少步,都算的差不多时,仍觉得不够。

但此战兵贵神速,再庙算的话,时间已经不够。

数日后,锦城,点兵场。

旌旗飘扬,肃杀之气冲霄汉。

奉乾营五千精锐,列阵如林。

士兵沉默地检查着簇新的辽钢火铳,黄澄澄的子弹落在弹袋,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骑

兵队列,一人三马,战马喷着响鼻,不安地刨着蹄子。

最引人瞩目的,是阵列中央被油布覆盖的庞然大物辽地大炮。

数门新铸的轻炮、重炮由健马拖拽炮车,炮口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