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禁止屠宰和食用牛肉!
这牛油哪里来的?
还不是牛身上来的!
好家伙祁王这么大的胆子,这可是光明正大地反抗陛下的旨意啊!
这牛油二字,狗儿是如何都不敢往下写!
“陛下……”狗儿窥探了一下朱棣的脸色。
糟糕,太糟糕了。
“写。”
朱棣一个字,狗儿浑身都颤抖了起来。
这个开头可是不妙,他的小命还不想交代在这啊。
可是现在皇帝有令,必须写啊!
【牛油炼制成功以后,我们要将油炸取出,最好是过滤一下。】
【接着再用菜籽油,就是油菜花的菜籽,榨出的食用素油,加入葱、姜、蒜、大葱和八角、丁香、桂皮、香叶、草果、小茴香等辛香料,进行炸香。】
什么?
这都是什么?
狗儿的手抖的更厉害了。
这些番邦来的东西,自己听都没听过要怎么写?
可是朱棣在旁边黑着脸,他害怕啊!
只能硬着头皮将自己所有认识的同音字都写了上去,勉强也算是记下来了。
【最后还要加入关键的辣椒。这些都是辣椒,但确实不同的品种,能有不同的辣度和香气,这里就到了考验厨师技能的时候了,要匹配出适合自己厨艺风格,又能被吃的人接受的配比才行。】
辣椒?
这又是什么?
朱棣也忍不住了:“红彤彤的,不知道从何处搞来之物!”
【说起来辣椒,还要多亏了咱们永乐帝。他令郑和下西洋,才开通了海运之路,辣椒经由海路,从墨西哥传入大明。有些地方也成为海椒、番椒。并非仅有浔洲才有。】
哼,这还差不多。朱棣有些嗨瑟了。看来自己也不是什么功劳都没有的嘛。
不过这墨西哥是何地?自己为何没有听郑和提过?
【只是可惜,这海椒传入大明已经是后期的事情了,咱们永乐帝也是没有见过没有尝过的。】唉。原来如此。
朱棣感慨。虽说治国之策,并非一朝一夕,听见日后的子民能因为自己的策略而得到一丝回馈,便也算是值得了。
只是看到了这里,朱棣又开始觉得自己眼前的饭菜食之无味了。
【这辣椒加上猪油与菜油,能形成不同厨师的个人特色,有的浔菜名厨不想离开浔洲,便在浔洲开了各式餐馆,其中就有专门做火锅的馆子。】
【而火锅火锅,自然是要有火也要有锅。】
【这口不锈钢锅,形态呈现阴阳八卦之状,乃是借用阴阳鱼之造型,兼顾阴阳合和之意。】【此锅乃是祁王亲自设计!】
【如此一来,一边可以涮辣椒锅底,另一边甚至能煮椰子鸡。】
【同在一锅,又互不融合。互不干涉,又同受碳火之热。】
【喜食油辣者,喜食清汤者,可以各取所需,而亲朋友人,仍旧能够在同一口锅中取食,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这就是祁王所说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好一个和而不同啊!
朱棣一拍桌子,竟然笑出了声。
自己努力如此之久的道理,竟然被一个老四,在荒凉如浔洲的地方,通过一口锅给表达出来了。这道理看起来是说吃饭,其实也是治国治天下的道理!
天底下没有永远的仗。
他朱棣那么拼,在马背上千了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没有人敢再欺负咱们!
为了能和家里人坐下来,吃一口安心温暖的饭!
不管什么喜好,什么口味,坐下来吃饭就是大明的子民,这是刻在百姓骨血的认识。
好一个和而不同。
汝自为汝,我自为我,然各取所需,同州就食。
老四,你是否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让你老头子惊讶呢。
另一边京中的祁王府,朱高烁发现自己也能一个人观看天幕以后,便饶有兴趣地打量了起来。看来日后的自己,在浔洲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火锅都吃上了。
不过这天幕倒是很有意思,他以为肯定会很快把自己的老底揭光,没想到天幕倒是手下留情了。说的这些火锅椰子鸡的,虽然也很重要,但是不是一国之本,自己那个满脑子都是打仗的老爹,估计快要察觉到哪里不对劲了。
只是现在,朱高烁自己也惦记啊,真想吃一口火锅,火辣辣的那种。
唉,眼下只能清水锅凑合一下了。
不如今天就下令吃这个吧!
想到这里,朱高烁也不再观看天幕,趁着王翱没回来,自己偷偷去搞点好吃的!
祁王府的厨子在厨房里面看见朱高烁已经不奇怪了,他只是好奇地问一句:“祁王殿下您又找什么?”朱高烁却只是叹气:“算了算了,我自己出去买。”
【徐大刀经过研究,确定了自己的火锅配方,现在他就要尝试一下用火锅涮菜了。】
【这是浔洲本地的魁星鸡,这是浔洲特产空菜,这是番邦引入的番薯……】
天幕上的菜式全都是朱棣没见过的。
这么多番邦菜?!
而且如此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