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何達便想回倒座小院睡个午觉,没想到小不点却不乐意,拿着小人书拍了拍,示意何達继续讲故事。
何雨水这会儿刚吃完午饭,也没事可干,便坐在何達身边,听老爹给弟弟讲故事。
何達见两人这么有兴致,只好讲了个成语故事一一守株待兔。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田地里长满了野草,荒芜不堪。宋人还在树桩旁边等着,然而再也没有兔子撞死过。”
“爸,你这个故事我听老师讲过,换一个!”小丫头还挑上了。
小不点也拍着小人书,表达对姐姐的支持。
何達见此,只好妥协道:“行,那我再换一个!”
小丫头这时却得寸进尺:“不,要讲两个!”
“行吧!”何達想了想,糊弄道,“话说有一天,小兔子来到一个村口的老井边。看到井里住着一只小青蛙,于是小兔子对小青蛙说:“小青蛙,你知道吗?外面的世界可大了,你在井里,只能看见树木,不能看见森林啊!’小青蛙将信将疑,于是奋力一跳,跳出井口。结果这一跳,可不得了,它发现自己的世界真的变了,原来天空是那么广阔,大地是那么辽阔。就在这时,一只狐狸走了过来,对小兔子与小青蛙道:“你们俩知道吗?我可是老虎的使者,老虎让我来巡山,今后所有动物都得听我的。’小青蛙听后很害怕,又想跳回井里,可小兔子却不怕,它当场要狐狸把老虎请出来,狐狸见自己的谎话被识破,当即就跑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爸要去睡午觉了!”
“爸,你这只讲了一个故事呀,还有一个呢?”小丫头感觉老爹想敷衍她。
何達却道:“我讲了“井底之蛙’和“狐假虎威’两个故事了呀,雨水,你再好好捋捋,爸可没骗你‖”
小丫头挠了挠头,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又感觉哪里不对。
等小丫头想明白老爹是如何敷衍她时,何達的午觉都睡醒了。
趁下午院里人都在,受贾家恳求,付老汉不得不让儿子去通知院里人开全院大会,何達心知这场全院大会是为了什么,便提前和傻儿子与傻茂说好,会上该如何“搅合”。
能给贾张氏这个碎嘴子找不痛快,许大茂表现得相当积极,表示自带干粮他都乐意。
住户们到齐,付老汉也没废话,当即说事。
“今天这场全院大会,主要是为贾家开的,贾东旭,是你说,还是由你妈说?”
贾东旭觉得没脸,不好意思开口。
贾张氏却主动站出来,说道:“大家伙都是多少年的老街坊了,就可怜可怜我们家吧,我们家现在快要断粮了,黑市也没开,想买粮都买不到,还请大家伙接济我们家一点。”
早已通过气的何雨柱当即问道:“贾婶,大家都是这个月月初领的定量,怎么就你家不够吃了?虽说二月初要过年,但放假也就三天,你们六号就可以买,难道六号都撑不到吗?”
贾张氏听到这番提问,连忙解释:“我们家就东旭一个人有定量,粮食自然不够吃!”
贾家就贾东旭一个人是城里人的事,院子里有人知道也有人不清楚,现在听贾张氏把这件事说开,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付老汉这时接话:“贾张氏所说的情况确实属实,他家现在就靠去黑市买粮硬撑着。”
听此,看着已经显怀,又抱着孩子的杨碧华,不少人眼神里流露着同情。
何達这时也说道:“贾张氏说接济,也得有个接济的办法吧?是这次众人凑点粮食免费送给贾家,还是卖给贾家?这次接济完,贾家以后若再遇到困难呢,总要想个治标又治本的办法吧?”
众人一想到以后要时不时接济,自然没有多少人会乐意。
贾张氏想着能白占便宜自然要白占,她又再次卖惨:“我儿子每个月工资也就二十多,光是生活都不够。”
“贾张氏,你这话可不能胡说,京城最低人均五块,你家现在四口人,每人平均快七块了。”阎埠贵感觉自己其实比贾东旭养家压力更大。
许大茂这时捏着嗓子在人群背后喊道:“老阎说得对,贾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住户们一听这话,要没车的接济有车的,这不是笑话吗?
付老汉见议论又要跑偏,赶忙说道:“免费接济就算了,大家伙每家先匀个一斤半斤的粮食,按市场价卖给贾家,让贾家先度过眼下的难关再说。”
许久没抖威风的刘海中这时说道:“帮是要帮,不过老何刚刚的话说得也对,咱们得想个治标又治本的办法,总这样也不行!”
许大茂听此,捏着嗓子道:“既然贾张氏不是城里人,把她直接送回乡下不就得了!”
贾张氏现在对“回乡下”异常敏感,听到有人提,她旋即站起,愤怒的说道:“是谁说的,我死也不会回乡下,东旭,你要是敢把妈送回乡下,妈明儿就吊在房梁上。”
杨碧华抱着孩子,瞧见秦淮茹鼓励的眼神,啥也没说。
贾东旭知道这时不能再做缩头乌龟了,他只好站起身,先对院子里的住户表达了感谢,随后说道:“这件事是我没安排好,我保证这种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