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这么好说话,贾东旭当即表达了感谢。
回到四合院,瞧见一大爷和他儿子坐在倒座院闲聊着什么,贾东旭想了想,问道:“一大爷,您买车吗?”
“买车?买什么车?”付老汉一时糊涂,不知道贾东旭说得是啥。
贾东旭推销道:“买我这车呀,我这车当初买的时候花了小六十,前院阎叔可以为我作证。我骑了一年多,平时经常保养清理,你看看这车况,还有五成新呢。”
付老汉围着车看了看,确实还行,他便问道:“东旭,你把车卖了,自己骑什么?”
“我准备再攒点钱,买个全新的,我同事骑的都是新车。”贾东旭胡谄道。
付老汉劝道:“东旭,不是我说你,面子没有里子重要,你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没必要跟别人比‖”
贾东旭现在最烦听别人的说教,他继续胡谄:“买新车,我也只是有想法而已,不过这车我确实不喜欢了,一大爷,您就说您要不要吧?”
付志勇跟着秦光友刚学会骑车,现在对自行车眼馋的紧,三手的他也不嫌弃,见贾东旭真要卖,他急忙劝道:“爸,你平时事多,的确需要一辆车,不如就买下吧!”
听儿子劝,再加上付老汉确实也需要有辆代步车,于是便问道:“东旭,你打算卖多少?”“一大爷,您先开价。”贾东旭觉得还是让对方先报,他才好讨价还价。
“三十!”付老汉直接对半砍。
“您这价也太低了!”
“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五十!”
“太高了,三十五怎么样?”
“太低了,四十八!”
两人磨了半天嘴皮,贾东旭最后咬定四十三,不能再低了。
四十三块,付老汉不是拿不出来,只不过他刚刚把欠何達的钱还完,手头剩下的积蓄不多,也怕家里遇到什么急事要用钱。
李翠兰听着外面的讨价还价,抱着小闺女走了出来,见付老汉还在纠结,她劝道:“老付,买了吧,你手里钱不够,我这里有。”
被李翠兰这么一劝,付老汉终于没再犹豫。
收了付老汉的四十三块钱,写了个收条,贾东旭最后又看了一眼自己曾经的爱车,这才一脸落寞的回了家。
见贾东旭今儿这么晚回来,车也没见着,杨碧华挺着个肚子,关心道:“东旭,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你车呢?”
“刚那会儿我把车卖给一大爷了。”
“卖了,你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卖车?”
“妈说的对,咱们还是要先顾着眼前,你四月末就要生了,家里花钱的地方多,咱们不留点积蓄是不行的!”
听贾东旭这么体恤这个家,杨碧华有些欣慰,她问道:“那卖了多少?”
“四十!”贾东旭没敢报真价。
“这也太低了!”
“不低了,修车铺那边只愿三十回收。”贾东旭说完,把提前分开装好的四十块交给了媳妇。杨碧华收下钱,又给贾东旭拿了三块,让其省着一点花。
时间转眼来到周末,上午,何達提溜着儿子,在院子里瞎转悠。
小不点现在会踉跄的走路了,就有些不愿意让人抱着。再者说,他现在也挺沉的,抱久了,大人也觉得累。于是何達就让小媳妇给小不点做了个背带裤,然后在背带裤背后系着几根布条,当其跌倒时,正好不用弯腰,就能把他拉住。
小不点先是转悠去了付老汉家,听付家小闺女在哭,他觉得吵,又走向了前院的垂花门。
垂花门的台阶不低,何達直接把他抱了过去,这才重新将其放下,让小不点继续走。
“卫东都这么会走路了呀!”阎埠贵也抱着闺女在门口晒太阳,阎解娣比何卫东大一个月,但平时走几步就要摔跤,根本没法和好动的何卫东比。
何達笑道:“孩子嘛,要么说话早,要么走路早,我儿子的天赋都加在了走路上。”
小不点走到阎解娣身前,闻到了阎解娣身上刚换过尿布的气味,他说道:“臭臭!”
说完,小不点就嫌弃的跑开了。
阎解娣听到这番话,像是明白了什么般,忽然委屈的哭了。
何達见此,只好批评自家儿子:“你这小不点不也裹着尿布吗,都说乌龟莫笑鳖,都在泥中歇,你还敢大哥笑话二哥!”
哄着闺女的阎埠贵听此,接话道:“老何,你是会打比喻的!”
把阎解娣闹哭,小不点又小跑去了中院,见白荷花的两个儿子在叠纸狗、纸蛤蟆,他毫不怯生的凑到了近前。
周家两小子叠的纸动物挺惟妙惟肖的,平时没少练,不过这纸张挺眼熟的,好像在小丫头的课本里见过,看来两兄弟也是个“狠人”。
就在何達感慨两小子“未来可期”时,小媳妇从北屋里走了出来,向何達招了招手。
何達见此,只好拖着不肯离开的小不点回了北屋。
一进屋,秦淮茹就难掩欣喜的对何達道:“当家的,我那个又没来,这次和上次怀卫东时的感觉一样,看来是怀上了,而且很可能又是个儿子。”
何達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脸兴奋:“儿子女儿对我来说